此时在武官之列有不少人都出现了意动之色,天下谁人不知梁山众人皆是被蔡京、高俅等人逼反的?很可能是冲动所致。如今他们愿意归附,想来心中已经没了反意,毕竟如今的宋庭还远不到孱弱不堪之时。
此时过去不仅可以得到一支可战之师,还能够给自己捞些功绩,何不美哉?
但此时竟连一个人都没有讲话,眼神频频望向蔡京和高俅二人。
但一时之间这二人都没再答话,这些武官正在犹豫要不要请命时,一旁的童贯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奉国上将军李青李大人可担此重任。”
顿了顿,童贯接着说道:“李大人自幼出自武将之家,自小受武德熏陶,兵法谋略尽皆使用的出神入化,在前些年的时候屡次剿贼,功绩也已然不低。
而且其自幼还对诗书史册有颇多涉猎,可谓是文武全才,想必很是符合蔡大人所说的武德、文德共有之人。”
适时的,一旁的蔡京装着思考了一会,打量了李青一眼后,便也站了出来:“陛下,臣觉得李大人可行。”
“臣附议。”话音刚落,高俅、杨戬等人也都站了出来附和着童贯的提议。
而朝堂当中的其他人见此,也都纷纷赞同起来,虽然他们大多人都不认识李青,甚至此前都没有听说过李青。
而武官队列中的众人则都一脸苦笑,无奈地摇摇头。
此时,李青适时从其中站了出来,对赵佶行了一礼:“臣李青,愿为大宋、为陛下分忧。”
而高台上的赵佶狐疑地看着李青,不由有些犹豫,自己似乎从未听过李青的名声,他真的可否?
但又往一旁看着为李青请命的众臣,脸上更加犹疑,莫非是朕老糊涂了?将这个青年才俊忘记了?
此时高俅、蔡京等人见赵佶久久未应,不由又高呼道:“请陛下下旨令李大人择日开拔!”
周围的众臣见此,也都不由出列依附道:“请陛下下旨令李大人择日开拔!”
“那就由李卿前往规整梁山一众吧,尽快交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辽国边境之地等你的好消息。”赵佶见此,只好对李青如是说道。
李青见此,对赵佶又行了一礼:“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