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开拔梁山

等朝堂议事开始后不久,就由蔡京提出了梁山叛军接受了招安一事。

此事一经提出,朝堂中的不少文官面色都流露出了一些不屑。在宋之一代,文官看不上武将是常有之事。

一些官员甚至此时出声提议:“陛下,臣以为梁山叛军的招安随意安置即可,或者是让他们直接北上去阻击辽军。这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这一提议一经提出,一致在朝堂当中获得了不少赞同。

而此时蔡京往身后微微一扫,这些人就全部停止了议论。

“陛下,臣以为梁山众人大多出身草莽,自身习性多自由散漫,恐难以接受朝廷管制,甚至有复反的可能。”这时,一名站在文臣队列中的官员走了出来,正色对皇帝赵佶说着,“不如将他们分散开来,编入各军中,以此化整为零,便不足为虑。”

皇帝赵佶听见此言后,也是频频点头,似乎对此提议非常看好。

但紧随其后的便是高俅高太尉走了出来,目视着这名文官:“孙大人,某不知你此番言论到底意欲何为?梁山一众经过此前我宋庭的围剿,屡战屡胜,已经可以证明他们是一支可战之师。

在其接受招安后,你不仅不好好想想如何利用好这支军队,反而想着分化他们?此时分化他们不就是在削弱我宋庭的力量吗?

如今周围列国尽皆虎视眈眈,辽国、金国还有西夏。此时正值用兵之际,理当妥善思考如何用之,而非刻意分之。还请陛下明鉴。”说完,高俅又退回了自己的队列。

皇帝赵佶目露沉思之色,细细回想着高俅的话,隐隐觉得似乎也挺有道理,又是点点头。

同时,一旁的蔡京也是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也同意高太尉的说法,此时即便不谈久无战事的西夏,就论近在咫尺的辽国,这也须得我宋庭有一支可战之师,而这梁山一众的归附不正是一个天赐良机吗?

依臣所见,孙大人的担忧实属多虑,想要遏制他们再反,只需给他们派去一名武德、文德俱佳的直属将军即可,以此便可牢牢控制住这支招安之师。”

“你……你们……”孙大人面色有些低沉,看了看高俅和蔡京,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也正在此时,一直没有讲话的童贯和杨戬也适时开口:“陛下,高太尉和蔡太师所言极为有理,臣等也很是赞同,陛下不如好好考虑考虑。”

高座之上的皇帝赵佶观望着这台下的众臣,一时之间竟无人再提出新的看法,等待良久后非但没有有新的见解,甚至不少人都开始依附起来两者的话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佶不由轻叹了一声:“那依你们所见,派谁前往接管梁山之军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