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天”至大至高至远,以至于超乎想象。
但超乎想象,并不意味着无法想象。
杜布觉得,如果到更高的修为,或许自己同样可以想象“天”之时间。
对于其中是否存在如同人类或“灵物”一样的“后天精元”和“本命精元”,应当最终也能够予以判断。
——
但以上关于“时间”的界说,还是过于粗疏。
为此,还需要对“时间”的何以使用予以进一步地判断。
既然时间本身就是对生命精元损耗的测度,所以当后天或先天的生命精元被使用或损耗时,那么时间就流逝了。
对于时间的流逝,当然可以用“滴漏”或“钟表”之类的东西予以测度。
但这样的测试,应当是因为“滴漏”或“钟表”之类的东西内部所包含的时间精元过于庞大,而损耗又过于微弱。
因而,这些测度工具可以使用,但只是一种相对的近似。
而相对的近似,只要是能足够解决问题,那就不是一种不好的近似,而是一种足够有用的近似。
做事做到这个份上,那也就够了。
——
以上这些情形,对于人类或修士来讲,应当足以适用。
也就是说,当人类能够通过后天或后天的损耗,补充生命的精元,并且因此而能干农活、采矿、养鱼、打铁并且有所产出时,那么就意味着做出对自己乃至他人之生命精元有增益作用的事情。
而这就有“节约时间”、“抓紧农时”之类的说法。
反之,就属于“躺平”、“躺尸”、“浪费时间”、“虚度光阴”或是“虚度生命”了。
当然,如果过度地劳作以至于伤筋动骨,则属于“竭泽而渔”,同时伤害到生命的后天精元乃至先天精元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强调要有“节律”或“节制”。
小主,
——
这样的时间使用及其“节律”或“节制”,在灵植、灵虫、灵鱼、灵禽和灵兽等那儿同样存在。
像灵植,都会从泥土、阳光、空气和灵气等中汲取养分,并且产出各种有用的花、根、果、茎等有用的成分。
灵虫、灵鱼、灵禽和灵兽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实在是非常切合这天道之间的变化,因而极其“节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杜布以为,无论是灵植还是灵虫、灵鱼、灵禽和灵兽等,对于天地间的万物和“时间”,都有其实在的观念。
普通的灵禽和灵兽,只是无法表达出来了罢了。
但当智力发达到一定程度,那么灵禽和灵兽就一定能表达出来,就如同五弟阿花、大黑狗小白、以及“空也仙空”内的那些六阶灵兽等一样。
后者甚至还会抓住农时,从事耕作、收割、加工等活计,遑论炼丹、炼器等了。
——
杜布以为,灵虫和灵鱼应当是灵智上相对较低,就好像人类中愚笨之人相对于聪明之人灵智确实有局限一样。
天才看一眼就懂。
像陈道明这样的凡间天才,一屋子的书翻看一番,那么就会懂了、全会了。
而普通人,则需要白首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