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灭亡后,小斛禄部的头领认为机会来了,觉得自己也是党项人的一支,凭什么不能继承西夏的法统?于是勾搭上了唐古部,双方一拍即合,认为汉军的主力都集中在关中,而且克烈部被汉军撵走,凭什么我们不能重返漠北称雄?
彼时王禀坐镇五原府,力吉里城已经被改名为五原县城,钮文忠领兵渡过黄河南下,协助鲁智深对西夏东北的安抚,于是小斛禄与唐古部便打起了西夏的名号。
只是他们又不敢南下,又觉得漠南诸部的精锐都被汉军抽调,不如先躲到阴山北面去。
刚从兴庆府领兵北上的韩世忠顿时大怒,接到枢密院的命令后,立刻追了上去,在阴山南追上了叛逃的两部,就地展开了厮杀。
这一仗韩世忠领骑兵追击了百余里,小斛禄、唐古二部就此除名,汉军第一次拿出了车轮,凡高过车轮者,无论男女老幼,尽皆斩之,漠南诸部士兵最是踊跃。
要知道这些被汉军征召的牧民士兵此前还高高兴兴地跟着汉军南下攻打西夏、劫掠了一番,一回头却发现,小斛禄与唐古部居然联手在后方搞事情,抢了不少自家的牛羊,这还能忍?
经此一战后,小斛禄部的游牧地变为朝廷官方的牧场,唐古部的牧场也被收回,由王禀与吴用主持,一部分被划归立功的漠南牧民们。
然后韩世忠又抽调漠南诸部精锐,合兵三万余,以李纳摩为先锋,秦明次后,萧斡里剌为右路,正式向高昌回鹘挺进。
韩世忠强势自金山方向闯入北庭,也就是唐朝北庭都护府所在的庭州,史文恭那里,也已经艰难穿过了莫贺延碛,就在伊州歇息休整。
面对前来拜见的高昌回鹘大头领毕勒哥,韩世忠提出了要求,汉军要在高昌城驻军。
毕勒哥面有难色,他的名字发音如此,但送呈东京城的贡表中,用的却是“毗伽”为官方的汉名。
这位高昌回鹘的阿斯兰狮子汗毫无狮子的霸气,面对韩世忠强硬的态度,毗伽唯唯诺诺,却不敢出言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