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作为兵部尚书,听到新的军制后,整个人的眼睛都开始放光,下意识的赞叹道:“太孙殿下真乃神人啊,如此改革之后,地方军与边军就可以彻底分开,在保持边军的战斗力的同时,还不至于让士兵完全脱产,实在是妙啊。”
朱雄英也很无奈,现在大明的粮食产量虽然比之前高了不知道多少,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井喷。
现在玉米、番薯、花生、辣椒、烟草、马铃薯、木瓜、番茄、南瓜、向日葵、菠萝等农作物还没引进,根本无法让军队实现完全的脱产,看来是时候让郑和准备下西洋了。
一旦玉米和马铃薯引进大明,那百姓就完全不怕吃不饱肚子了,当然,眼下还是应该以改革军制为主。
朱雄英轻咳一声,循声问道:“诸位可对新的军制有什么异议?”
众人在沉思片刻之后,都纷纷在新的军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积极参与讨论,终于将一些存在的小问题都解决掉了之后,新的军制也彻底形成。
从此之后,五军都督府只负责边军与水师,地方军则归兵部节制,京营直属御前,自此兵部的权柄大大增强,但是王建国的脸上没有丝毫兴奋,只有淡淡的紧张感,毕竟全国有十九个行省,每个省的都司有五万人那就是将近一百万大军,这个数字实在是有些惊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去之后,他就要遴选各省都司的指挥佥事,每一个都是正三品的武职,而且手握大权,容不得半点马虎啊。
朱雄英也知道他现在的压力,没有让他继续参与北境防线的部署,而是让他先行返回京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军制改革身上。
至于北境三省的三支新军嘛,镇北军自然是交给朱棣,天策军则是继续交给傅友德,靖安军的建制已经被打残了,目前还没有新的合适的人选,朱雄英只能将目光看向李景隆道:“九江,现在靖安军的建制已经被打残,需要一名主心骨重新将靖安军组织起来,你可愿意担起这份职责?”
李景隆从朱雄英穿越过来开始就一直跟在身边,几乎从来没有分开过,所以将他留在北境朱雄英心中也是万般不舍。
但是目前根本就没有够的上品级的将领能够执掌靖安军,李景隆现在是曹国公,而且这些年来南征北战,军功也足够应酬,所以他是不二的人选。
李景隆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红着眼眶道:“殿下放心,末将一定带好靖安军,在最短的时间内,重现靖安军的战斗力。”
朱雄英欣慰的点了点头,众人这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