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战国时田氏取代姜姓吕氏统治齐国前,好几代人都是给人民低息借贷让利于民、度量衡公允不占老百姓便宜,以收买齐国民心。)
好在鲁肃倒也厚道,虽然知道郭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也不张扬,只是私下里教导:
“郭将军此言差矣,诸侯需要什么沽恩市义?诸县也不比孟尝君之薛邑!诸侯做事,擅能因势利导,从不做贱卖高买违背常理的事情。
逐利乃人之天性,强逆天理人情而行事,岂能长久?这些海商高价购买新鲜水果,乃是因为常年航海之人,牙松血败,多有病症。
我徐州名医元化先生近年来,受东海麋子仲所托,钻研航海牙松败血之病根,还受诸侯点拨,这才发现,原来是长期只食米谷肉干、鱼虾干活,但不得新鲜果蔬之故。
元化先生还推断出,定是新鲜果蔬中,有一种让人长期不吃就会患病之物。在诸侯鼓励之下,元化先生还对照做了实验,最后总结出一条还算精准的医理,无偿教导给了糜府君麾下诸多海商,说是越酸的果蔬,缓解航海病症的效果越好。
所以海商路过日照,才多买易于保存的酸果。越酸越能海上长期保鲜,就越贵,哪里需要诸侯去沽恩市义!”
鲁肃转述的这番道理,其实就是“维生素c抗坏血病”,但他说不出那些还没被发明出来的专业词汇罢了。
所谓“水果越酸越抗坏血病”倒也未必准,但古人没条件再做更精准的实验,只能这样简单粗暴理解。
现实中,很多人有这样的错觉,只是因为橙类植物维c含量很高,其中柠檬最酸效果也最好。加上传统“良药苦口”的认知影响。
但如果不限于橙类,这结论就不成立了。猕猴桃一点都不酸,维c却比柠檬还高,冠绝诸果。
所以“有益健康”并不一定要以“难吃”为代价。当然汉朝人还没培育出人工种植的猕猴桃,这也就只是一句空话了(猕猴桃原产地就是中国,但到明朝才被李时珍记载。猕猴桃长在南方,李时珍是在江西发现的)
郭图听了之后,也是耳目一新,对于诸葛瑾治下的琅琊变化,有了更新的认识。
能够把因势利导、把人的逐利之心和地方建设的资源配置,发挥到如此程度,这已经比孟尝君和齐国田氏高明了不知多少了。
同样是治理脚下这片齐鲁大地,诸葛家才是真的官民两利啊,凭空靠发展生产力、合理配置资源,不用杀伐,就让所有人的福利都提升了。
而跟郭图一起来的辛毗,原本只是负责带路牵线搭桥的,在几天的近距离观摩后,他也切身体会到了琅琊郡在刘备治下和在袁绍治下的天差地别、日新月异。
辛毗比郭图更加没有包袱,反正他在袁家麾下时,地位也不高、官职也不大,跟着袁谭也只是个小官,到了刘备这儿一样做,说不定还能高升。现在发现有对国对民对自己都更好的英主,为什么不坚定投靠的决心呢?
几天之后,随着郭图和辛毗被更加彻底的折服,诸葛瑾向刘备派出信使、请示谈判条件的事儿,也有眉目了。
这次诸葛瑾比较重视,让信使走的日行四百里,从诸县三天到合肥。然后回程鸽子依然只飞了一天多一天,所以全加起来,五天不到就有回信。
回信上,自然是写了刘备对于“如果郭图、辛毗来投,以及将来说服袁谭来投,可以盟誓保证他们什么待遇。只要袁谭做到如何如何,就能确保袁家世代封侯,不予剥夺,还能给袁谭的子孙其他额外的好处”。
当然,这封信,现在还不能拿给袁谭看,那样太赤果了。给已经决心投靠的郭图和辛毗看一下,倒是没问题的,让他们心里有个数,做事能更加卖力,回去后说服袁谭也能更积极。
只要他们相信,刘备在给诸葛瑾回的私信里、承诺的每一点,最后都是会做到的,这就够了。
至于信里的内容,真是刘备写的,还是诸葛瑾去信请示时就暗中建议他这么写了,还是刘备身边的诸葛亮这么写的,那就不足为外人知了。
而诸葛瑾也当着郭图和辛毗的面,郑重拆开了刘备的承诺,一边拆一边还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