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扬州俊才

不过士颂对孙邵的认知并不多,也不敢轻易地委以重任,当即把孙邵扶起来,说道:“早就听说过孙将军被孔北海称为庙郎才,允文允武。许劭先生和太史子义也曾提及将军统帅之财,今日将军来投,我军如虎添翼,将军这次,可随我一道返回襄阳。”

“这次南来,奋武军所部,多有损失,我准备在奋武军中,会重新补充编辑,孙将军可出任右军校尉一职,率领我军五千精锐。”

见孙邵的神色并无喜色,士颂便继续说道:“另外,孙将军允文允武,也烦劳将军在我将军府中挂一个掾史的职位,方便士颂早晚讨教。”

“多谢主公,孙邵定不负主公期望。”孙邵虽然这么说着,但是心里多少有些失落,在他的心目中,默认地把自己和太史慈在进行着对比的。

在他眼中,不过是个勇夫的太史慈,都被士颂任命为了中郎将。

而自己这种文武全才,才不过是太史慈手下的一个校尉,对于孙邵而言,多少有些失落。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刚刚投入士颂麾下,就有机会统帅五千精锐,士颂对自己,也可谓不薄。

等自己展露了实力,想来士颂不会和刘繇一样,有功而不赏,有能力而不重用。

毕竟,士颂发迹的故事,士颂和他手下的关系,在投靠士颂之后,只要用心打听,多少都能有所收获的。

士颂这人,看人极准,手下文武,若是被士颂看重,一路各种升迁,建功立业。

要知道,现在可是乱世啊,孙邵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一番功成名就的志向。

拨给我五千精锐?也好,五千精锐,运用好了,也是可以改变战场的一股力量。

或许,自己的命星,也能和太史慈一样,在这荆州之地,发生改变吧。

而后,士颂在武陵书院待了三天。

这三天,武陵书院上上下下的各色人等,也都先后来拜见了士颂。

有的推荐人才,有的推荐着作,有的毛遂自荐,推荐他构思的治国理念。

能见到士颂的人,多少都是有些名望的人,他们推荐的武陵书院的人才,士颂当然不会客气。

虽然说现在自己开始启用了科举,但是汉朝保留的“举孝廉”这种做法,自己也是能接受的。

毕竟世家门的学识,还是有保障的。反正自己也不会重用这些人,给予一些官职,让他们为自己的基础民生政策出力,还是可以的。

至于想要出版书籍的,士颂当然统一口径,交给武陵书院去审核,按流程规则办事。

而那些“大儒”们口中的各种治理策略,士颂心里虽然不屑,但是表面功夫还是做得很到位,毕竟演戏这么多年了,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士颂听取了许多大儒们的建议后,都是统一的态度。

您的建议很好,但是现在荆州还在发展中,还有许多难民需要安抚民心。何况天下战乱未休,我们只能循序渐进,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