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回沈家坳

沈青紧紧牵着小石头稚嫩的小手,背着简单的行囊,历经多日的艰难险阻和漫长旅途,终于踏上了归家之路,回到了那个令他魂牵梦绕、倍感亲切的沈家坳。

这一路走来,可谓是充满艰辛与挑战。他们穿越过郁郁葱葱、繁茂幽深的山林,耳边不时传来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声,以及微风拂过时树叶沙沙作响的美妙旋律;又小心翼翼地跨越过一条条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水潺潺流淌,水波荡漾,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就在夕阳渐渐西沉,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向大地之时,沈青和小石头远远望见了前方那片无比熟悉的土地——沈家坳。村庄被青山绿水环绕,宛如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

当沈家坳的村长听闻沈青即将归来的消息后,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提前来到村口翘首以盼。终于,他瞧见了沈青那逐渐清晰的身影,立刻迈着矫健的步伐,满脸热情地迎上前去。只见村长脸上绽放出如春日暖阳般灿烂且亲切的笑容,口中高声喊道:“哎呀呀,沈青啊,你可总算是回来啦!”村长的嗓音洪亮高亢,夹杂着浓厚的乡音,让人听来倍感温馨。

沈青望着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村长,不禁微微一笑,内心深处瞬间涌动起一股温暖的热流。无论自己漂泊到何方,经历多少风雨沧桑,沈家坳始终都是他心灵深处最为温暖舒适的避风港。他赶忙回应道:“村长,真是让您费心等候多时了,多谢您如此盛情的款待啊。”

村长闻言,连忙摆了摆手,爽朗地笑道:“哈哈,跟我还这么见外干啥子哟!快别磨蹭啦,咱们赶紧进村吧!”说罢,他不由分说地拉起沈青的手,一同朝着村子里大步流星地走去。

“走走走,赶紧回家去!家中早已将美味佳肴准备妥当,只盼着你归来呢。咱沈家坳的子弟能够参加乡试,此乃天大之事呀,必须得好生庆贺一番才行呐!”村长满脸笑意地说着,同时拉着沈青和小石头加快脚步往他家走去。

不一会儿,三人便来到了村长家门前。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宽敞的院子中央摆放着的那张巨大圆木桌。此时,桌上已然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菜肴,令人垂涎欲滴。

定睛细看,那红烧鸡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烤鸭皮脆肉嫩、油光锃亮;清蒸鱼鲜嫩多汁、口感爽滑;红烧肉肥瘦相间、入口即化……除此之外,更有各类新鲜时蔬点缀其间,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而摆在一旁的,则是几坛自家酿制的香醇米酒,酒香四溢,仿佛能让人未饮先醉。

村长热情地招呼着沈青和小石头快快入座,同时还不忘指挥家人将刚刚出锅的热菜端上桌来。他爽朗地笑道:“来来来,都别跟我见外,敞开肚皮尽情享用吧!这些可全都是咱们村子里土生土长的特产,绝对新鲜可口哟!”

沈青和小石头本来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此刻听到村长这番话,更是毫不客气地拿起筷子,风卷残云般大吃起来。一时间,只听见咀嚼声和碗筷碰撞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村长笑眯眯地看着他俩狼吞虎咽的模样,心中满是欢喜。过了片刻,他举起酒杯,对着沈青语重心长地说道:“沈青啊,此次乡试对你而言至关重要,你可得加把劲儿,争取金榜题名,为咱们沈家坳增光添彩啊!”说罢,仰头一饮而尽,眼神中饱含着对沈青满满的期许与鼓励。

沈青稳稳地举起酒杯,目光如炬,坚定不移地看向村长,郑重说道:“村长,请您放心!我沈青在此立誓,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大家伙儿对我的殷切期望!”

此时,宽敞明亮的饭桌周围,坐满了淳朴善良的村民们。他们一个个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纷纷端起酒杯,轮流向沈青敬酒。每一个人送上祝福时那真挚的话语,仿佛化作一股暖流,缓缓流淌进沈青的心间。而那一张张写满了祝福与期待的脸庞,则像是夜空中璀璨的繁星,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沈青深深地感受着这份来自家乡父老乡亲的温暖和支持,内心的感动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这种力量犹如一把火炬,点燃了他心底深处想要考好乡试的熊熊决心。

随着夜幕渐渐笼罩大地,村庄陷入一片宁静祥和之中。沈青在村长热情周到的安排下,来到一间整洁舒适的房间里休息。他静静地躺在柔软的床上,思绪却像脱缰的野马一般,不断地回想着这意义非凡的一天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些饱含深情的祝福、满怀信任的目光以及温馨热闹的场景,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在他脑海中反复闪现。想到此处,他的心中不禁涌起满满的感激之情。

沈青深知,前方等待他的路途或许会布满荆棘与坎坷,但只要一想到背后有着这么一群可爱可亲的人们始终如一地支持着他,他便觉得自己充满了勇气和力量,坚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够咬牙坚持走下去。

次日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沈青便已早早地从睡梦中醒来。他迅速洗漱完毕后,便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了乡试前最后的紧张准备当中。因为他清楚地明白,此次乡试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更是承载着整个沈家坳村的无上荣耀。所以,他必须拼尽全力,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以及那些一直默默守护着他的亲人们。

终于,在众人瞩目的目光中,沈青毅然背起行囊,怀揣着全村人的期望,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踏上了充满未知挑战的乡试征程……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沈青,也只能努力读书,毕竟新是要考的,可要难的度过了相识他就是秀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