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代桃僵的表小姐20

杨凌微微颔首,轻声回应道:“明面之人自然可以成家立室,不瞒姑娘说,在下早已脱离青鸾卫组织,再无此等约束。”

“哦。”

那就是暗卫不能成婚,而眼前的杨凌是暗卫那种的。且脱离后还能科举,可见在里面有人啊。

长安心下暗自思忖:想必是这家伙在青鸾卫中的表现不佳,被上头的人察觉其不堪大用,所以才被扫地出门了吧。

杨凌眼见长安只是应了一声便沉默不语,生怕她觉得自己不够诚恳,于是赶忙将自家的情况全盘托出:“在下刚刚行过加冠之礼,年方二十。家中住在甜水巷,除了叔父之外,别无其他亲人。此外,在京城郊外还有百亩良田,以及存于钱庄的五万两左右。”

长安闻言,柳眉微挑,漫不经心道:“像公子这般年纪轻轻,家境又颇为殷实,岂能没有一两房通房妾室?”

杨凌连忙摆手摇头,急切地解释道:“在下不是重色之人,未曾有过。”

还不等长安接着说什么,杨凌就看到有人群将要朝这个方向来,直接将腰间玉佩解下后说道:“这枚玉佩尚值些银两,若两日后姑娘答应在下的提亲,那且算是信物;若无此意,权当那日在下冒犯的赔罪之礼。”

长安接下来那玉佩,并未多说什么。

待杨凌转身离去之后,原地只留下长安欣赏着满园盛开的鲜花。

而就在此时,那一群原本正打算朝这边走来的人们当中,恰好出现了林文染的身影。

自那以后,在整个赏花宴期间,长安再也没离开林文染一步。

宴会次日,只见长安悠然坐在摇椅之上,品尝着南青切好的蜜瓜。

与此同时,南绿则站在一旁,绘声绘色地向长安讲述着自己打听到的有关甜水巷杨家的事情。

一直安静聆听的小七,在听完所有消息之后,不禁满脸好奇地开口问道:“如此听起来,当日杨凌所言非虚。确实算得上一门相当不错的亲事,你要同他定亲吗?”

长安并未立刻回答小七的问题,而是摆弄着手中那枚碧青色雕花玉佩。京城玲珑坊的新作,雕工细腻,值得个几百两银子。

“且等他来提亲再说。”

南绿所说杨家那不常在家的叔父应是在青鸾卫职位不低,可不见得会同意这门亲事。

正当长安陷入沉思之时,南讲完了关于杨家的全部事宜后迈步走出屋子,谁知竟一眼望见林州带着几个人正朝着这边走来。

南绿见状,赶忙快步上前迎接,并满脸笑容地询问道:“林管事怎么来了,可是侯爷有吩咐?”

“侯爷的好友送了些料子过来,吩咐我拿来给表小姐,且侯爷让表小姐去书房一趟。”

待长安领着人赶到前院书房之时,但见屋内仅有老侯爷一人端坐于椅上。

她赶忙上前几步行了礼,轻声言道:“外祖父安好。”

老侯爷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缓声道:“快坐下吧,转眼间,你竟已出落得如此亭亭玉立了。”

说罢,目光落在长安身上,眼中满是感慨之色。

遥想当年长安初至侯府之际,尚是一副眉眼青涩之态,然其性子像极了他。如今岁月流转,孩子长开后的模样像极了三娘,面容姣好,容颜昳丽,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人。

这般出色的姿容,若是出嫁,本可为侯府增添一份助力。

只是忆起昔日之事,老侯爷不禁心生叹息。想当年,三娘下嫁他人,未曾享几年福便早早离世而去。

而这长安又是个极其孝顺之人,每逢佳节,总会给府里面的长辈送上绣活,针脚细密,足见其用心程度。

念及此处,老侯爷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长安啊,你若是留在侯府虽只能为妾室,但若论起来,总比嫁到外头去过那贫苦日子要好得多。若你愿意留下,为文言生下一儿半女,待老夫百年之后,也好将给你们的孩子留份家私。”

面对老侯爷的这番言辞,长安神色未变,依旧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外祖父对长安的一片关爱之心,长安又岂会不知?只是娘亲在世之时,一心盼着我日后能够成为他人的正妻。况且即便长安嫁人,也定会时常回来看望外祖父您老人家的。”

她对于老侯爷此时的想法只是那么一听,明白他或许因这两年多她的举止有些许感情在,但肯定是排在侯府、侯府子孙后面的。

“既然你心意已定,看看这几个人如何。”老侯爷见长安主意不变后,指着书桌上的画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