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铁佛头

于是催促知瑜小和尚去二层看佛经。

一行人从佛头后的木梯子上了二楼。

说是木梯,其实就是短木板插在墙里固定的,只有四五十公分宽,连扶手都没有,走上去吱呀呀的乱响。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木头,散发着一股霉味。

这里我从没来过,甚至不知道佛头面还有楼梯能上来。

由于这佛塔整体是青砖外敷,内层夯土所建,所以一个窗户都没有,只有几个墙身上开的方形通气孔透出一些光线。随着我们越走越高,眼前越来越黑暗,脚步踩在狭窄木梯上吱呀作响,不由有些害怕。于是把背紧贴在墙壁上,一步步往上挪。

等上了二楼,黑黢黢的,就几个通气孔能透出一点光。

啪嗒一声,知瑜小和尚拉开了灯,昏黄的灯泡滋滋拉拉的闪了几下才亮。

我环顾四周,走了两步。地面也是木板铺的,一走就嘎吱嘎吱的响个不停。

由于我是学古建筑出身,不由对比二层的空间与佛塔,佛塔外面看着大,其实二楼面积大概只有有二十平米,其他地方应该都是砖夹着夯土的墙。

知瑜指了指中间一个大玻璃展示柜说那就是。

我俩上前看去,玻璃框外围着一圈细钢筋箍着,钢筋内还覆着一圈铁网,四角挂着几个锈迹斑斑的大铁锁。

孙福生看了看大铁锁对知瑜说:“小和尚,这可是国宝啊,就这铁网和几个破锁能保住?”

知瑜说别看锁不咋地,里面连着报警器呢。铁网上也有高压电,不破坏没事儿,谁敢剪一下保证外焦里嫩。

我透过网孔向内看去,展开的经卷纸张厚实,颜色微微发黄发黑,纸底色上的暗花祥云纹路却异常细腻,纸张内外可能还涂了蜡,保存十分完好。

换了几个角度,借着灯光看,祥云纹随着我目光的角度变换,像流光一样从纸张上划过,一看就不是凡物。

我想了想,这明显是宋版歙州精品宣纸,这种有暗纹的纸可不多见。通常只有圣旨,或者大户人家的婚书、告地书之类的才用的起。

记得浙江海盐金栗山寺藏经纸,跟眼前所用纸差不多。前些年听说有香港富商在佳士得,拍到一张六十公分乘二十八公分的藏经纸,价格三十万港币。

宣纸越大越长就越贵,而眼前的经卷两米八长,怕是纸就得几百万了。

经卷卷头有大乘阿毗达磨杂论集,三十五等字样。

后面跟着释迦摩尼讲经的场景版画,佛祖高坐莲花云台,背后佛光隐隐,云气飘渺。他手成拈花法印对着下首信徒讲经说法,四周罗汉菩萨打着经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信徒有双手合十沉思装,有迷茫不解装,有恍然大悟装,神色各异惟妙惟肖。

而后楷体印着一行行小字。

我正研究着,就听塔下传来陈姨的声音。

“知瑜,小知瑜。赶紧下来。今天有贵客上香。”

知瑜跟我们说,你俩看完下来的时候把灯拉上,说完就下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