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年一惊,他什么时候和於单说过这样的话?
“相国和我说了。”於单咧嘴一笑。“其实他也是同意的,只是碍于面子,不肯承认罢了。”
赵延年恍然,他的确和桀龙说过。
“我学习汉朝,就是想改变这一点,让匈奴强盛起来。”
“嗯?”赵延年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诧异地盯着於单,看了又看。“左贤王……想改变什么?”
於单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了一个问题。“听段叔说,听你的口音,可能是上郡一带的人?”
赵延年点点头。他其实不清楚自己是哪儿的,只是不想争论。
“上郡本是魏国的疆域,后来才归秦国。有很长一段时间,上郡是秦赵交锋之地。当时的赵国出了一位英主,你知道是谁吗?”
赵延年打量着於单,有点尴尬。
自诩为大汉子民,却被一个匈奴人考问历史。
更丢脸的是,一时之间,他居然回答不上来。
赵国英主?
他只知道赵国四大名将。
於单笑道:“赵武灵王。”
赵延年恍然大悟,一拍额头。
原来於单说的是赵武灵王啊,这个倒是知道的,只是没想起来。
“赵武灵王学习匈奴,胡服骑射,一举振兴赵国,力压强秦。”於单的声音高了起来,眼睛发亮。“他能学习匈奴,匈奴为什么不能学习中原?取长补短,才是强盛之道。”
赵延年不禁对於单刮目相看。
别的不说,能有这样的认识,就超出了很多人,甚至是很多汉人。
之前还以为是他迂,现在才知道他想得很远。
“匈奴人中,有很多反对我学习汉朝,但是这有什么呢?当初赵武灵王学习匈奴时,不是也有很多赵国的贵人反对他?”於单轻笑一声。“这世上的英雄,没有一个不是背负着无数人的质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太在意别人的说法,随波逐流,又岂能成就一番事业?”
赵延年有点晕。
於单的匈奴语说得又快又密,他有点听不懂了。
小主,
但他能感觉到於单的情绪很激动。
就像那些被信仰激励着的少年,心中有热血,眼里有光。
突然间,他想到了另一位雄主。
与秦始皇齐名的汉武帝。
眼下正在长安城中谋划着对匈奴人的攻势,誓要一雪前耻。
千百年后,他的功过是非仍然难以评说,秦皇汉武的赫赫威名却毋庸置疑,如雷贯耳。
与他同时代的於单,有谁记得。
至少他赵延年一点印象也没有。
这就是人生啊。有人功成名就,威震天下。有人散作烟尘,轻如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