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拔宏听了刘秉忠的话,心中稍稍安定下来。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不能慌乱,必须依靠刘秉忠的智慧和勇气。于是,他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听从刘秉忠的安排。
刘秉忠思索片刻,建议道:“陛下,不如我们先寻找一处隐蔽之地藏身,待敌军离开后,再悄悄返回京城。途中,我们可以想办法收集情报,了解敌军的动向,以便更好地躲避他们的追捕。”
拓拔宏微微皱眉,担忧地说:“这样做是否过于冒险?若被敌军发现,岂不是自投罗网?”
刘秉忠摇摇头,解释道:“陛下放心,我们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藏匿。只要不暴露行踪,敌军很难找到我们。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地形优势,让敌人难以察觉。”
拓拔宏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决定相信刘秉忠的判断。他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必须做出果断决策,才能保住性命。于是,两人开始寻找适合藏匿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可能出现的危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拓拔宏和刘秉忠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他们用智谋和毅力,为自己争取到了一线生机。然而,前方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等待他们的将是更为艰难的挑战。
拓拔宏和刘秉忠东躲西藏,在山林中艰难前行,试图避开大齐军队的追捕。一路上,他们相依为伴,共同面对种种困难险阻。尽管疲惫不堪,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平安返回京城。
与此同时,徐州城中的守将郭子仪一脸忧愁地对身旁的副将李光弼说道:“百万魏军竟然在瞬间化为乌有,难道这真的是天意吗?”
李光弼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回应道:“将军,此事绝非偶然,其中必然存在端倪。我们需要派人仔细调查,以查明事情的真相。”
郭子仪点点头,表示同意,并陷入沉思之中。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说道:“没错,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到底是谁出手相助,否则我心中实在难以安宁。”
于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开始悄悄地派遣密探,四处搜集情报,试图解开这个谜团。然而,沈凌汐并不想让他们知晓真相,因此郭子仪和李光弼无论如何也无法查探出什么线索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情渐渐被人们淡忘,而郭子仪和李光弼则继续坚守着徐州城,守护着一方百姓。
最终,经过一番艰难险阻,拓拔宏和刘秉忠于乾隆十九年七月二十三日返回了北京城。与此同时,在徐州城中,郭子仪一脸凝重地对李光弼说道:“光弼啊,攻打徐州城的魏军如今只剩下皇帝拓拔宏和丞相刘秉忠二人,实在令人惋惜。如果当初能够将他们生擒活捉,那么大齐所有失去的土地都可以收回来,而大魏则会走向覆灭之路。那时,我们便可长驱直入,直接攻进北京城。”
李光弼叹了口气回答道:“将军所言极是,如果当时我们能够抓住拓拔宏和刘秉忠,那么这场战争或许早已结束。然而,事已至此,后悔无益。当下,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以确保大齐的安全。”
郭子仪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我们应尽快修复城墙,并补充兵员,以增强徐州城的防御力量。此外,还需派使者向陛下请求增援,以防备魏国可能发动的新一轮进攻。”
李光弼点点头表示同意:“将军考虑周全,我这就去安排使者。不过,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关注周边地区的局势。魏国的势力仍不可小觑,他们有可能从其他方向发起攻击。因此,我们不能只专注于徐州城一地,还需时刻警惕周围的动向。”
郭子仪赞同地点头:“光弼说得对,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仅要守好徐州城,还要加强对周边郡县的控制,以免被魏国趁虚而入。同时,也要派遣密探深入魏国境内,搜集情报,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两人商议妥当后,立刻开始实施计划。一方面,郭子仪迅速组织士兵修复破损的城墙,重新布置防线;另一方面,李光弼则挑选得力使者,准备前往京城请求增援。与此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监控力度,严密防范魏国的一举一动。
在这个紧张而忙碌的时期里,郭子仪和李光弼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他们深知,只有团结一致、全力以赴,才能保卫国家的安宁,守护百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