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那岂是人哉?

街画采样是画坛不能说却普遍暗暗运用的法子,一部作品中有诸多人物形象和外景需要设定,谁也没有办法长期守在室外临摹,而凭空想象的往往不够鲜活,于是就出去作画,然后再从画作扒下来二次创作,许多与现实极其相似的画作场景也是这么处理出来的。

时代在演进,工具手段越来越多样,画师们搞的是商业创作,没道理非坚守文艺情怀而坚持实地临摹,其实画出来的效果没人分辨得出。

这样做还算敬业愿意奔波的,有些画师甚至从网上找画作修改,连载创作得赶时间,没用软件转换糊弄就不错了。

也有画师从身边找素材,比如《山水图》作者徐青山画《飞鸟集》时,其中的**居士林雨就是以他在书画斋的好友赵山河为原型创作的,不过两人都不承认。

好像也是徐青山说的,把憎恶的人画进作品,是他坚持创作的动力之一。

这么干的画师不止他一个,唐伯虎给华府创作《蟠桃盛宴》时,一度不知如何刻画寿星的慈祥形象,华府管家看他晃晃悠悠以为在偷懒,就说了些难听的话,唐伯虎一气之下就把管家画成了寿星,数百年来供人品评。

这些故事至少还表明一个道理,催画需谨慎。

李逸也画过身边的人,他之前的作品中但凡出现温婉贤淑的年轻女子,基本都有李逸妹妹的影子。

感觉有些怪,这算不算是他情感障碍的表现之一呢?

肯定不是,李逸不认为自己对妹妹有特殊情感,好友王逸飞问过这问题,结果他用画笔表达了强烈**。

“**,你才打自己妹妹主意呢,那岂是人哉?”

华夏人说这话全世界人民恐怕都会深信不疑,他们可不兴搞这一套!

现实中当然未必如此,之所以给人造成这种印象,华夏画坛其实难辞其咎。

虽然许多书画机构口号喊得响,高雅、情谊、勤奋、成功等等五花八门,其实骨子里观念不正,出版的作品画面可能是优美的,但思想内容却充满**奢靡,不然怎么能保证销量。

李逸的好友王逸飞目前也在从事绘画创作,大大方方搞的是纯正文人画,已经有作品在文人向杂志上连载,题材正是兄妹情,收入着实不菲。

其实李逸也能随手画出极美的**和腰肢,比王逸飞画得还好,就是还没到穷困潦倒的地步,不然也早干起这个了。

他总觉得画师画这个,就像文人去作了歌姬。

与其画这个,还不如真去作歌姬。

另外他对妹妹的爱真是正常纯善的,记忆中没有找到混乱不堪的东西。

从长安出发交通极为便利,官道有长安道和洛阳道,可以很便捷地直达开封、金陵、扬州。

接下来几日的下午李逸一直在奔波,除了作画他也想再熟悉一下这里,记忆有时是不可靠的。

开封人流量极大,比较乱,是作画的好去处。

李逸有一把开封城门东口驿站马厩的钥匙,带在身上快半年了,始终没有去使用过。

记忆中的这件事很蹊跷,那是半年前的某一天,风和日丽有点燥,李逸准备下楼用膳,一个戴着斗笠长得像侠客的灰衣中年人敲门,给了他一把钥匙,说有一份重要的信函放在开封驿站马厩里,务必尽快取去拿,然后神秘一笑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