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路是曹仁和曹洪所统领兵马,目前正向枫岭关进军,第三路是吴起和李文忠统领兵马,目前正向温林关进军。
听完曹军的部署之后姜渊和王猛等人商议一个时辰后,姜渊便按照王猛的部署来进军,孟固统帅本部人马南下收取绛城进而进犯走马关。
卢象升统帅本部人马北上攻取南岭关,而姜渊则是亲率大军兵锋直指丰城关,八关之战将会是姜渊东征以来,打的最为艰险最为艰辛的一战,此战胜利后姜渊通往齐洛的道路上,再无任何阻碍。
太和殿内已经十岁的姜炎正端坐在龙椅上,下面是以丞相独孤狐和六部尚书为首的百官,在姜炎旁边还有一个座椅,这个座椅是专门为北宫玲珑准备的,自从姜渊东征这几年来,北宫玲珑一直以皇后的身份在一旁听政。
除了极个别情况北宫玲珑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外,其他情况下都是坐在一旁听着姜炎自己对事情的处理方法。
但是今日的朝政却是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礼部尚书张仪出列道:太子殿下,昨日子时太学学正、五经学士、当朝国丈蔡邕老大人逝世了。
听到蔡邕逝世的消息姜炎十分痛心,在孔显来之前一直都是蔡邕担任自己的老师一职,如今听到老师死去的消息姜炎十分痛心。
追赠蔡邕为太子太师兼太子太保,特需蔡夫人回府安排其后事,其葬礼就令礼部筹办,得到姜炎的指令后,张仪退回班列。
臣兵部尚书于谦有事要奏,西州府张骞送回急报,西州府自章武二年起便屡次遭受外夷进攻,八月张骞击败外夷并且俘虏一人,经过审问得知那伙外夷是位于西州府之西,数百里外的一个国家的小型先遣部队,后得知那个国家叫做罗马。
姜炎闻言便道:区区一个番邦外夷也敢触犯我上国威严,本太子不给这个罗马国一点教训,就不知道我齐国的威严可不是谁都能触犯的,如果触犯就要承担触犯后的后果。
姜炎毕竟是年轻还是个孩子,想问题对于内政尽量施行仁政,对百姓对国家有益的,但对外姜炎却是另一种态度,那就是武力。
太子殿下臣建议不宜对罗马用兵,首先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罗马国的实力、国土如何,更不知道罗马国这个先遣部队的用意是什么,冒然发兵对于我们来说是弊大于利。
更重要的是陛下东征带走了所有的精兵,如今甘州、平州只有自保的兵力,并无法对外进行调兵作战,而且还要支撑边塞作战,雍州更是需要防备楚国的进攻,所以国中已无法支撑对外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