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屋舍很大,也很空旷,连基本的摆设都没几样。
修士花费在修炼的时间很多很多,而静室,则是修士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因而,很多修士都会把静室布置的更加合乎自己的心意。
舒长歌对于这些却并不在意,随意的看了一圈便没有异议的点头。
“这样便好。”
“行,合你心意最好,我去和同门们打声招呼,有事传音于我,我很快就到。”
“谢师兄。”
“客气什么。”
一番兄友弟恭之后,舒长歌目送着苍云宿离去,这才转身进了静室,门在身后掩上,阵法自发启动,浓郁的灵气汇聚而来,几近成雾。
阵法隔绝了外界的嘈杂,舒长歌掐了几个净尘咒,这才取出一张木榻放好,盘腿闭眼,打坐调息。
体内的灵力海已经十分的充盈,舒长歌道心已定,如今需要做的,不过是将心神沉浸到那一抹道种,逐步打磨自己的道心,使得旁门左道所形成的菱角变得圆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步并不难,只需要坚定自己的意志,时刻不停地明晰叩问自己的道心即可,只有将道心打磨的圆润,一颗完美的金丹才能从灵海中诞生。
此刻的灵海,璀璨的雷光化作大大的一团曜日,深深沉浸在无边的灵海中,每一道暗流涌动,都是舒长歌的神念,推动着这团雷光变得更加完美。
一着有心,去道千里。
舒长歌修炼至今,追求的都是我心之道,而非诸多天地法则之道。
我心之道,某种意义上而言,似乎与天道规定的诸多法则之道相违背,毕竟人的心念,又怎么能够与天地抗衡。
可若是无法抗衡,那这心之一道,为何又是真切通往升仙路的大道?
舒长歌对这些过于遥远的慢慢道途,还不曾有具体的构想,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就连我心之道,亦是舒长歌沉浸在灵海中,参悟了许多法则大道之后自然而然领悟的。
自然荣枯、阴阳相随、时间轮转、空间跨越……
几乎在修真境中备受追捧的几种大道法则,都极为大方的在舒长歌的心神脑海中流转,舒长歌只是守着自己的灵台清明,各种强大的道之法则便乖顺的送上门。
看着这一幕的舒长歌心中也只是有着淡淡的涟漪泛起,很久之前,他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偏爱,来自天道的偏宠。
世间法则大道千千万万,每个修士铸就金丹时却只能择其一而奠定道途,不管这单纯的一条大道有多狭窄,缺陷有多明显。
他们别无选择。
只是拼尽全力,赶在寿元走到尽头之前,能够有所突破,这已经花费了他们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根本无力去探究更多。
大道自发送上门的杂芜被浩荡的灵波一层一层的洗去,流转着着洗尽铅华的光晕。
耀眼的雷光变得越来越小,但其中蕴藏的道种气息却越来越强盛,原本还非常明显的尖锐棱角,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水波冲刷下慢慢消融,愈发趋近完美的圆。
光芒大盛的道种引得灵海动荡,涛涛水声不断响起,翻卷咆哮,高高溅起的灵力水滴落入灵海中时,发出黄钟大吕的震颤声响,灵台一片清明。
灵海分流,如同一锅沸水。
光芒亮的几乎将人眼睛都睁不开,而舒长歌整个人,不单单是体内,就连体外,都是璀璨的幽紫色明光。
光芒之下,一直躲躲藏藏惊慌失措的九离,感受到了来自舒长歌的熟悉气息,呆愣愣的停在体内的某处经脉,沐浴着雷光,虚幻的羽毛同样亮起了相似的光。
相比之下,与尤云点雪相结合后的无垢之力,则要淡定许多,慵懒的流淌在灵海之中,每一缕无形的力量,都能得到雷光的照耀。
舒长歌此时无暇顾及身上的异状,他全部的心神都放在了托举着的圆融雷光之中。
沉重无比,有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无边无际的灵海,在道种雷光的笼罩下,像是受到了某种神秘的牵引,一道道巨大的水流逆转而上,化作庞大的水龙卷,尽数没入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