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对未来北进的规划

绝大多数非进阶巫医、技术性巨魔,则因体质条件、图腾位、大脑运算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无法去执行这项工作。

虽说随着涅斯塔的再次进阶、巫医道路之一二阶被确定了没有隐患,所以其余非进阶巫医的晋升之路也被放开;

可以预见的是,在此后的数年间那些有资质的巫医会陆续进阶,并得到接收、分析上述此生波段的能力。

但次声分析乃是一种需要大量时间去积累数据、并由此才能展开相应工作的庞杂事务,巫医们毕竟数量有限,在有更多急需他们力量之领域的情况下,不可能去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注于此事之上。

因此,将这其中相应的‘接收’、‘记录’工作,从‘技术员’转换为‘铭刻了相应功能性图腾的术法植物’便成了最佳的选择;

如此,巫医们便可以通过对图腾的无限制加码,来增强接收端的灵敏度、可识别频段范围、并加快其记录速度。

而‘分析’这一部分,则可以交给日益增多的学者们去进行,并让他们朝着‘学科化’的方向努力。

若说这样的分析究竟有什么用,那自然是有必要的....如果能在此方面更进一步,那便可以坐卧于黑森林而知全大陆、乃至远海的自然情报。

从源自高空的次声中,各地的气候变化规律可以被得知;

小主,

在源自远海的频段中,各个不可踏至之地的海况、甚至海底魔兽的分布状况、乃至可能存在的其它大陆,也能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被渐渐探知;

自源于地底的震动内,通过对其各种不同频段的分析,亦可以探知到相应地域的地质结构、甚至所含有的岩石成分,并获得与矿脉相关的信息。

但所有的这些,都必须要立足于如大海般庞大的数据、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归纳分析,才能从无到有的支撑起相应的知识体系。

如是,庞大而来源丰富的数据、便成为了最初的刚需;

而由此,巫医们便有了建立起一套、能够覆盖全大陆4.7亿平方公里面积的次声讯号接收系统的打算。

超低频次声讯号有着超长的传播路径,即便是位于大陆一南、一北的两座基站,也很有可能在相隔一段时间后,传来源自同一种自然现象的信号;

此外,自然背景当中的次声讯号是源源不断的,如果要全部进行转送、记录,那估计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出堆积出庞大到无法储存的数据量;

所以,这项研究会根据各种已知的情况在前期作出取舍、去分段进行。

而本部的分析者们,则需要在初期大量稍有头绪的数据中,一点点去摸索各类讯号的异同,并渐渐将‘已知范围’扩大、最终蔓延至更广的领域,从而逐步建立所需要的次声识别知识体系。

这必然会是一场漫长的赛跑,所需花费的时间或许会以百年、数百年来计,但巫医们认为是值得的,且正是因为预见了其中困难,所以才决定从现在就展开相应的奠基工作。

而这所谓‘次声讯号接收系统’的载体,便是计划中那一个个情报中转基站了....

计划中将要铺开的情报基站数量将达到一百二十座,其远远超过了现有的‘中转覆盖需求’,多出来的那些自然是因为有了如‘次声讯号接收系统’般新的使命。

在初期,即便很难分辨次声波段中、各类自然背景音各自代表着什么,但这些基站将还是会在除了用于情报中转的部分结构外,额外配置另一套能够自动回传自然背景音(次声部分)的图腾组件,将特定区域内所接收到的非情报类次声讯号,按照需求转送至本部。

而位于本部的学者、巫医们,便会以此为基础开始体系化、学科化总结的道路。

~~~

‘自然背景音’回送只是‘基站’所肩负的使命之一,这些比原计划增多了数倍不止的基站,还将被赋予另一项任务——为共和国将来的北进计划做准备。

作为添加此项任务的背景,巫医、执政府、军方一致认为,共和国陆战装备似乎有着向重型化、大型化、注重远程投射能力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将来,后勤必然会是战力完备与否的重要指标;

但与此同时,大陆的面积又过于庞大、地形也过于复杂。

综合来看,未来北进时可能会遭遇到的最大困难,便似乎是源自于装备运输不便、战力投放不及时等所造成的拖累。

虽说百、数百年间,共和国可能都没有北进的迫切需求,但相应的准备却也应该未雨绸缪了。

比如,探矿、造路等一系列先期工作....

而这些工作,也将被这120座分布大陆各处的基站所承担。

前者好说,基站会拥有源自于声波反馈的探矿能力,其主体将记录下所有已知金属化合物的基础声波反馈图像,并以其扎根点为中心、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对周遭数百上千公里直径内的区域,进行会随着时间的累积、递增其范围的探测。

后者,则是轨道线路的铺设;

巫医们对相关生长结构进行了调整,每个基站将朝最近的三座基站所在之方向,各自延伸出两条轨道线路;

这些轨道将具备相当高等的耐腐蚀性、强度、以及符合标准的规格结构,但也会因此而拖累其生长速度;

线路将会在地底浅层土壤中前行,于普通的土壤中延伸时、一个方向每天能前进约十五米左右。

当其延伸到距离最初的基站超过10公里后,钻头后方保留的图腾结构会自动催生出一个‘中转点’,在十公里地点形成树林、为已经继续延伸的轨道线路提供分支的、额外的养分供给。

线路的大致前进方向,能由驻守基站的联络员决定;

因此,在遇到大片的湖泊、沙漠、岩石地带、乃至翻越困难的山脉时,联络员可以远程暂停其前进,然后将相关地形消息上报、由本部决定轨道线路的后续生长方向。

一旦未来这些线路全部贯通,共和国就将能拥有一套、可覆盖百个基站的双向简易轨道线路。

当到了它们需要被启用之时,线路会以十公里、十公里的分段抬出地表,之后只需要由路基铺设车、枕木铺设车沿线走上一遭,就能收获完整的轨道交通线路;

即便以现在的技术而言,巫医们也能利用图腾制造出这两种可以在只有轨道、没有路基的线路上行驶的专用工程车,另还有它们各自配套的原料供应系统;

也即是说,现在其实就已经初步具备了此类施工能力;

假如将时间再向后推移、放到需要北进之时,或许共和国已经有了更先进、更便捷的相关技术。

所以,只要没有‘传送门’这类逆天术法的出现,那这将会耗费百多年去铺设的轨道线路,就无需担心将来的启用问题。

而一旦有了这些轨道、再辅以此间所得到的金属矿脉信息,那便已经可以想象将来北进时的情景了.....

点,有遍布整个大陆的屯兵、物资生产基地;

线,内有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系统相连,外有大海航运支撑;

面,则是百座、乃至将来更多基站,所共同形成的闭合区域。

如此一来,又何愁北进时的后勤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