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讨美人芳心,精致的饰品、香脂花粉肯定是首选,东京是京都,洛阳是东都,从来不缺什么奢侈品,最多,是多花一点点金子而已。
中原是陶朱氏的基本盘,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穷乡僻壤,都有陶朱氏的铺子,垄断了小玩意、奢侈品的采买、销售。
然而,陶朱氏是嫌兜里的钱太多,频与官家作对,终遭报应。
江南无陶朱,陶朱氏的底气被抽了一半;
陶朱氏嗑错了药,竟敢撩拔武者世家朱氏,陆上运输受制;
沈足金凭水运的优势,将货物的利润空间扩展到最大,有本钱与陶朱氏打价格钱,甚至,是恶性竞争,一个个陶朱氏的商铺倒下。
事涉胡、汉之争,煜氏、新朝不再独厚陶朱氏,不会给予优待。
陶朱氏的商铺,遍布豫省的旮旯角落,那又如何?
朱氏是屹立千百年的武者世家,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朱氏的徒子、徒孙,稍有成就的弟子,会开一间武馆,免费传授开天拳!
得罪朱氏,特别是非官方的势力得罪朱氏,后果,很严重。
牧氏拥有强横的水军,凭武力肃清了黄河豫省、鲁省段的漕帮势力,要么,为沈足金打下手,要么统统上岸,再不能吃船上的饭。
风声愈紧,走私的成本更加高昂,足令走私无利可图。
而朱氏的据点,是大据点辖分据点、再是小据点。
中州是大据点,辖区内的武馆都是分据点、小据点,
每一间小据点,就是一间商铺,代办沈氏的商贸业务。
点对点的直销,让陶朱氏庞大的商业群落,成了摆设。
走私?
不是不可以,而是风声太紧,船老大的要价太高,不划算。
官府与陶朱氏不再和睦,为奸商保驾护航的日子,已成为历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世家,混迹豫省的世家看到商机,纷纷派管事去中州“淘货”,一来,是满足自家的需用,朝庭都开始屯粮了,其二,是伺机转手。
错了,朱氏开门做生意,加价转手的戏码,不好用。
世家里的小户人家,是瞧中了零售环节,挣几个零用钱不是问题。
完颜丹缺钱,是永远地缺钱,从记事的时间起,就开始缺钱。
年年缺钱年年过,缺钱成了日常,也习惯了。
而且,完颜丹是后燕王世子,再缺钱,兜里从来没有缺过钱。
中州成了新朝最繁忙中转站,甚至,是商贸中心。
每天来淘货的人,至少上万,多则五万,每人一百金珠?
日交易量,最少一百万金珠,快一个月了,应该有五千万了。
有了五千万垫着,完颜丹能好整以暇,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
跟上长龙的行巴,完颜丹一步一步地往前挪,眼角不停扫向内院。
中州据点的内院,是原中州的散打武馆,占据约两亩,据此扩建。
两个时辰后,完颜丹、明艳女子到了文案的面前:
“购一百件美肤用品!”
文案撩了撩眼皮,草草写就,淡淡道:
“五号房,祝您顺利!”
大堂里人潮涌动,倏忽间,完颜丹幻了,明艳女子也消失了。
微风拂过,静立的年青人睁眼,疑惑地打量,不由自嘲道:
“过苦日子的时候,总抱怨苍天不公,挣钱了,身子骨又熬不住!”
自言自语,嘀嘀咕咕,又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