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太懵逼了一下,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铃子看到裕太哭了起来,她倒是不哭了。
方凡看着一目连手里的两串团子翻着死鱼眼吐了个槽:“啊~身为神明~抢小孩子东西吃真的好吗?~”
“你就说你吃不吃吧。”
方凡接过团子上嘴就咬。
裕太见手里的团子不翼而飞,愣了一下就开始哇哇大哭,这回是真有眼泪的那种。
那猴子妈看见团子是从儿子手上飞到一目连手上的,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过去找茬:“你这人怎么抢小孩子东西吃啊?!”
一目连无辜地眨巴着仅剩一只的大眼睛望着方凡,方凡会意,当场大声嚷嚷道:“嘿你这泼妇怎么不讲理啊?你哪只眼睛看到是他抢的了?这东西明明就是大风刮来的!你是不是觉得残疾人好欺负啊?!”
猴子妈也愣了:“残…残疾人?”
方凡指了指一目连的眼罩:“没见他只有一只眼睛啊?”随即就再将嗓门儿拔高一度,愣是用小摊儿小贩叫卖的音量和语气吆喝着:“夭寿啦!泼妇当街欺负残疾人啦!”
扶桑人大多是那种“活在别人眼里”的人,这些人几乎病态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生怕自己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行为来会被人说闲话,所以他们极度重视‘礼节’‘风评’,哪怕是表面上的。
这些人就连日常用语都要加上敬语,一句话后面愣是要加二到五个字节或者更多的语气词,说点儿话跟烫嘴似的,语调稍高一点儿都不行。
更别说直接在大街上大声嚷嚷了,当街吆喝这种事只有身为唐人武力值高无所畏惧还凑不要脸贱力值拉满毫无下限的方凡干得出来。
听到了方凡的吆喝,登时就有许多路人都停下来围观,先是心想谁这么缺德在公众场合大声吵闹,但当他们听清楚那声音吆喝的内容后,显然那话里的内容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哪个凑不要脸的光天化日欺负残疾人?
这也间接证明了,无论是在哪儿,人类的兴趣点还是相通的,都爱吃瓜。
即使猴子妈是镇长的老婆脸皮比较厚,但她终究是个扶桑人,而且她那个老公也好歹还是要做做样子的,这社会性死亡级别的场面,她这陈年老泼妇也遭不住,当即就家丁开路、迅速拉着儿子就跑了。
一边跑,没达成目的的胖猴子裕太还一路嚎,好家伙,这当街回头率,都300%了吧,隔着两条街的人都能清楚地听到。
眼看着热闹的源头跑了,本着吃瓜精神,路人们也一路尾随过去远远儿地看着。
毕竟,这家人出丑的话那是怎么看都看不厌。
霎时间,原本热热闹闹的围观阵容就疏散一空,到这时候,方凡才继续吐槽一目连:“我还以为你会直接把团子给那小姑娘呢,结果你自己吃上了呀?”
“直接把那裕太的团子给铃子,裕太之后不还是会欺负铃子吗?”一目连吃完最后一个团子,解下方凡的钱包去买了两串团子递给小女孩。
小女孩还懵着呢,下意识地说了声谢谢,直到方凡和一目连要走了,小女孩在消化理解刚刚发生的事情,她叫住了他们,问两名大人道:“他真的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