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三主坑道2

一回生、两回熟,邝宫叫道。

“阿瞪,你也早啊!”

林有树手里拿着圆规,要进入到“灵锡山矿务办”内去。

“阿树,我能进来看看不?”

邝宫问道。

自己来到这矿山,什么都不懂,想多多增长见识。

“可以!”林有树道,“但你不得向其他任何人或任何势力说出你这次见到的任何信息!”

“没问题!”

邝宫当场发下大道誓言。

外面风和日丽。

而林有树和邝宫的脑海内莫名响起了雷声。

这表明誓约成立。

然后,跟着林有树,邝宫进入了“灵锡山矿务办”内。

——

“灵锡山矿务办”内,凌朝茜、一名工头、数名式友、以及昨日的熟人石字镐等在内。

里面摆放着各种精致的矿道给排水沙盘。

在其中的主沙盘前面,石字镐是排水的主负责人。

其身边还有一个十二岁左右的男孩,看模样应当是他的儿子。

虽然这孩子年龄不大,但已有了玉胎大圆满修为,实在是让邝宫惊叹“仙木宗”的不凡。

注意到邝宫的到来,石字镐稍稍点了点头,然后分析和讲解起灵锡山矿道的给排水沙盘。

邝宫对灵锡山矿山排水故障状况、成因和排解方法一无所知,而那儿将是自己安身立命之地,所以也记得牢牢的。

沙盘内,灵锡山矿山五条“主坑道”,平均每个主坑道约二十条“次坑道”,每个次坑道约四十条“子坑道”,而子坑道平均能容纳约五十名大乘高阶修士“孙坑道”,合计整个灵锡山矿山能容纳二十万大乘圆满修士。

这一次被淹没的的是第三条主坑道,它将附近的第二和第四主坑道及其都波及了。

因此,有差不多十二万大乘圆满修士今天不能下井。

按照每名大乘修士产出二千吨来看,整个矿山会损失二亿多吨的九阶下品灵锡。

无论对于矿山还是矿工来讲,这都是极其巨大的损失。

——

石字镐看着眼前的沙盘,给儿子介绍坑道渗水和防治的经验。

这些是石字镐在矿山的安身立命之本。

他要将这传给儿子,因此介绍道颇为详实。

石字镐说,天要下雨,下的雨水滴到地上,就会渗进泥土里。

只要持续有雨水,那土地就会保持湿润。

当然,不同物料浸润的程度不同,如泥巴容易吸水和渗水,砂石容易渗水但不易吸水,而紧致的岩石则既不易渗水又不易吸水。

当太阳出来,照耀大地,大地变得火热,水汽蒸腾,因此地面容易变干。

不过,越到泥土下面,日照的影响越弱,结果其含水就相对稳定和不变。

这也就是为什么于乡下挖井时,上面的泥巴很干。

进入到中间层后,泥土则有些湿了。

当然,季节也有影响,即春夏时节雨水充沛,土地浸润,导致这些水逐渐向下渗。

由于雨水浸泡过久,泥土变得泥泞,因此春夏时节不宜挖井。

秋冬时节天干物燥,地下水下降,土地变得紧致,倒适应开井眼了。

——

当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不透水的土,除非是像水缸或铁罐那样紧致的东西。

水能浸土,看起来,土也可能因融到水里而变得疏松。

这就如设想土里有糖,水一泡,这糖融了。

与此相似,土地也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口子。

当这些口子将水渗进,再从上往下,如此就会导致越往下,可能水蓄积得越多。

当这些蓄水和一些松软的泥沙相结合,在地上、地下都可以形成泥石流。

当然,地面上人还有得跑。

但到了坑道里,面对真仙级别的灵水,大乘圆满修士也是死路一条。

——

介绍完渗水的有关经验后,石字镐继续讲解排水的有关经验。

排水包括加固坑道、堵塞漏水点、设置引水槽、挖引水井、建自流管、以及吊桶、麻绳和辘轳逐层抽水。

不同的坑道情形不同。

一般来说,越是深层的排水,难度越大,出事后损失也越大。

为避免出事,构建排水装置的每一步都要认真仔细,要进行试用并解决其中的小问题。

在正常使用中,还要坚持隔“三月小检、一年大检”的做法。

灵锡矿井最深达千万丈,要拉扯着绳子、沿着斜道向下深入二百来万丈,然后再向前演进三百来万丈,然后再向下五百来万丈。

“这次出事的地方就在第三条主坑道的五百来万丈处,属于中间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石字镐身边的一位名叫“伍百万”的工头说道。

其脸上仍然心有余悸。

——

伍百万说,当时他们挖掘时突然遇到上面有流沙倾泻而下,然后就是真仙泥水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