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杜布感觉到,随着弦度的增加,生命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自己的适应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像是大乘修士,并非双头四腿四手,而是直接变成了三头六臂六腿,而所在的空间同样是二弦的,而不再是以有的只有一弦或一个虚度!
这样的情形下,如何让三头六臂六腿适应有更多弦度的空间,更一般地,当头、手、脚等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并且当空间弦度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更加复杂的生命何以适应如此复杂的空间?
如果生命不是变得只有十个头而是百个或千个头,乃至空间变得有千百个弦度的时候,那么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想到这儿,杜布觉得修士的前景或许是无穷无尽的。
当然,像那种千手千眼的情形,想起来就有些可怕。
但这个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多了,然后生命就会自行地调整和适应。
当然,这些都是过于远大的东西。
就自己而言,当前更切近一点儿来讲,随着生命变得越来越复杂,自己何以适应变得越来越复杂的空间?
这当然取决于自身的再度进阶和成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能将事情想得通透。
否则,行事必然难以通透。
——
另一方面,杜布觉得,自己之将事情想得通透,还是需要想象其中自己可能的成长。
随着生命变得越来越复杂,脑袋、四肢、身体、脏腑和经脉等数量越来越多,身体越来越庞大,智力越来越强大,而对道法和道术的掌控越来越全面。
当弦度不断增加的时候,随着身体的变化和智力的不断强大,适应是完全可能的。
就现在来讲,时间过去百年,杜布已经是合道大圆满修士,并且在其他七百二十道上皆已达到圆满。
这为杜布学习空间之道奠定了一定程度的基础。
如同在务虚阶段所以为的那样,杜布确认空间乃是物之处所。
当无物的时候,空间就成为了虚空。
而空间之所以会有大有小,甚或有重叠、拉扯、弯曲等等,是因为物之所成,那就必成,并且因此而必须与他物分开。
而要与他物分开,那么相互之间就有了“空”。
所以,实必有空;空必有实。
——
进而言之,大实必有大空;大空必有大实。
如此推广,乃至极致,那么至大之物为维持自身,那么周边之“小物”多,并且与其他之物之间的“空”足够大。
如果不够大,那么此物就还会回事将其他之物吸附进入自己。
如此继续,直到附近无物或有自己需要的“小物”为止。
所以,星球之间,皆是虚空。
而“虚距”远小于“合距”,而“合距”又远小于“真距”。
杜布猜测,当来到了玄仙、金仙、道尊或道祖的时候,那“玄距”、“金距”、“尊距”乃至“祖距”实实在在,肯定超乎自己现在的想象。
因为杜布只要想一想,就觉得脑壳痛。
但杜布相信,这世上万物莫不有对。
有至大,有就会有至小。
——
微胞及其五大构造之下,必会有更细微的层次。
借助于道眼,以及“搴洲空间”内所提供的各类可以供放大再放大的灵器,杜布确认,无论是“微胞软皮”、“微胞明筛”,还是“微胞液”、“微动器”和“微缩链”,都是由一粒一粒的、更为小型的并且排列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东西所构成,而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阴阳五行十系灵素”。
如果说修士是要能直接操纵那些五大构造,那么这位修士就是大乘修士!
而当能直接操纵“阴阳五行十系灵素”的时候,那么就晋升为真仙修士,能够寿与天齐,因为其生命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可以随意地用“阴阳五行十系灵素”进行替换和更新!
当然,如果能直接凭借“阴阳五行十系灵素”,无中生有,将一堆泥土变为各类微菌、灵植、灵虫乃至灵兽、人类等,那就晋升到玄仙或是金仙层次了。
杜布以为,这应当就是晋升过程中的注意点。
而对于以上这些,杜布能够部分地证实自己自己的猜测。
而之所以是“部分地证实”,是因为空也金仙在“合道空间”同样提供了“走一步看三步”的做法,提供了关于大乘、真仙和玄仙的晋升方式,而关于晋升到金仙层次,自己则同样受到“走一步看三步”的限制,暂时无法得知,除非自己已经晋升到了真仙层次。
但即使无法得知金仙层次的情形,杜布也确认,自己关于空间重叠、拉扯、弯曲等等有关情形的猜测方向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