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面值三千两的银票就摆到了连鸟飞的案桌上。
【只要学费够,倾囊来相授。】
连鸟飞笑眯眯地说道。
同时,他将三千两的银票揣进了揣兜里。
——
“你知道‘色脉诀’么?”
杜布点了点头,这些东西自己可是熟记于心。
“那就好。”
连鸟飞说道。
他低头从黑檀桌子下面的抽屉下抽出一叠纸摆在桌上。
然后,他还拿出了笔墨。
“什么意思?”
杜布心里纳闷。
“将这套试卷里面的题目做完。
“达到九十分以上,可以作进行指导实际操作。”
连鸟飞站起身来,带着杜布来到了隔壁的静室。
“身上不得有夹带。”
连鸟飞提醒道。
——
杜布坐下,察看试卷。
第一题是“色脉诀”。
第二题是“诊脉诀之三指位置”。
第三题是“脉象五维”。
第四题是“三部九候要诀”。
第五题是“四时之脉”……
杜布坐下来,仔细翻阅,一笔一画,认真作答。
凭借强大的记忆能力,杜布运笔如飞,毫无滞涩之感。
很快地,他已经做了八十道题目。
以上每题一分。
杜布相信,自己能打到七十五分以上。
之所以不是满分,是因为对有的经验现象并不清楚。
哪怕自己已经是玉胎修士,也不是全知全能。
不知道的东西,那还是有很多。
——
最后是两道主观题。
“怎么样采用‘色脉法’判断五脏疾病传变与人体生死?”
这是第一道主观题。
并且,它是一道问答题。
杜布运笔如飞。
五脏疾病传变,是受病气于其所生之脏,传于其所胜之脏,病气留舍于生我之脏,死于我所不胜之脏,再将时间划分为六个月或六日,即可断定生死。
当然,因此要区分心、肝、脾、肺、肾,逐一标明五脏各疾病的传化过程。
此即所谓“五脏相连病相传,至于不胜则死焉”之意。
第二道主观题是一个案例分析题。
其案例叫做“书生学医,笼中捉鸡”。
——
【四个师兄弟跟随郎中学医,交流中涉及“武者”和“书生”学医之长短。】
【为了相互鼓气,在讲话中大师兄用了“书生学医,笼中捉鸡”这个典故,然后其他三名师弟逐一起立发言。】
【第一个师弟在讲话中引用一次,但说成是“书生捉鸡,笼中学医”,众人谔然。】
【不一会儿后,这句话又被第二个师弟引用了一次,竟说成了“书生学鸡,笼中捉医”。】
【最后一个师弟上台,提及自己的抱负,讲要将医术发扬光大,让医术造福苍生,说“有人说武者才能学好医术,我不相信,我们书生学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我觉得我们学医比武者更有优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讲到此时,他激动地攥起拳头说道,“刚才咱们大师兄也讲过‘笼中书生,学医捉鸡’……。】
此案例结束后,涉及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是大师兄所讲的“书生学医,笼中捉鸡”典故究竟何义?
问题二是三个师弟有无病症?如果有,最可能是哪几个经脉有问题?
——
第一个问题涉及的典故是众所周知的。
所以,杜布将书生所学及其与医术之相通作了分析。
第二个问题,对于杜布来讲则需要费一些心思。
杜布觉得,不能凭借一时一地之表现轻言判断,而必须结合“望”、“闻”、“问”、“切”等进行具体分析。
这仨师弟或许有病症。
当然,也可能没有。
即使是有的情况下,也当批向“俨妄”症。
它多由阳热亢盛、气血不足、痰浊蒙蔽等而致。
其中前者为“实热”,伴见大便不通。
后者为“虚病痰病”,可兼惊悸、夜寐不宁等症。
对此,杜布当然更怀疑这些疾病可能是因为微菌侵染而致。
但这对于凡人来讲太过惊世骇俗,所以杜布没有指明。
毕竟,自己过来的目的是学习,而不是装逼。
——
半个时辰后,连鸟飞返回,
刚才他去指导静室外坐诊的三位中青年郎中。
见到连鸟飞进来,杜布毕恭毕敬,如同面见导师的学生。
对于杜布的模样,连鸟飞暗中满意。
因为强梁弟子难以伺候。
当然,连鸟飞还以为杜布没回答完。
结果杜布早已将所有题目填答完毕。
连鸟飞拿红朱笔,进行现场批改。
一首首题目检查,竟然所有题目都没有问题。
连鸟飞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
“如果学生比老师强,那还要老师干什么?!”
连鸟飞内心沉吟。
——
“肯定不能给满分!”
连鸟飞心里有了念想。
然后,连鸟飞在最后一道题的最后一问上给了杜布一半多的分数。
最终,杜布得了“九十八分”。
“连老师,为什么不是满分?”
杜布觉得自己最后的回答应当没问题。
连鸟飞沉着脸说,“这三个学生肯定出不了师。
“因为他们心智应当问题不大。
“但心志问题比较突出。
“他们只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结果说话结结巴巴的。
“做郎中应当完全以患者为中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因为救死扶伤乃是第一位的。
“所以,你的回答,我给一半多的分数,已经是给你面子了。”
听到这儿,杜布觉得连鸟飞这老头子倒还有些担当。
然后,杜布就开始了凡人郎中的见习生活。
——
“书洋连家医馆”,里间小诊屋。
它安静而明亮。
一个身着粗杜布衣服的中年妇女坐在靠背椅上,神情焦急,脸色憔悴。
这是因为他抱着一个年约八岁的小男孩。
这个男孩看起来体质良好,发育正常。
但他有些精神萎靡,精神迟钝。
而在小男孩身边,站着连鸟飞的儿子、中年郎中【连儿回】,是雷家医馆第十五代传人。
连儿回主攻儿科,对眼前的病患却是无计可施。
为此,连鸟飞过来帮助问诊。
——
见此,这中年妇女脸色一喜。
“连老爷子,赶紧救我家【孔小辉】的命。”
中年妇女作势就要跪下去。
但连鸟飞阻止了她。
在【连儿回】的搀扶下,连鸟飞在凳子上坐下。
“此病是你看的吧?”
连鸟飞朝连儿回问道。
“用的什么疗法?”
连鸟飞的视线看着连儿回。
“禀告父亲,用的是‘止痉诸法’。”
连儿回点头应道。
——
杜布肉眼眼看去,只见这小孩除了精神萎靡不振、有些痴呆。
此外,他就看不出个所以然。
但当法力注入双目,朝小男孩上下扫视,杜布就看得一清二楚。
因为这小男孩五脏六腑皆有不适,头脑亦有些发红的迹象。
其病非轻,而症结则在腹部。
更准确来讲,是其小肠部位有不少虫子。
它们在体内蠕动着,汲取身体精气和血气以壮大自己。
因此,小孩性命受到伤害。
那么,对于此病,凡医当如何诊断和治疗?
杜布转头看向连鸟飞。
——
连鸟飞就着窗外的日光,先查看了一番小男孩的头皮、眼睛、鼻孔和舌苔。
然后,他又让中年妇女脱掉小男孩的衣服,抚摸其腹部。
从外观也可以看到,腹胀如鼓。
因此,小男孩是腹部出现了问题。
然后,连鸟飞又问那中年妇女小孩大小便、咳嗽和吐痰等有关情况。
询问得知,小孩生病有三个来月。
开始时,他脐周疼痛、食欲不振,然后出现了流口水、磨牙、经常肚子饿的情形,再后来则出现拉肚子、想拉却拉不出来、以及烦躁不安等情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人忙于农事,开始没注意。
再到得后来,小男孩两目勾直、难以应答,出现了精神不振的情况,甚至还有抽搐。
抽搐每日有三到四次。
大人慌了,于是来到了“书洋连家医馆”。
然而,服药十天后,仍然没见效。
所以,他们不得不再次过来。
——
从手腕处的关上穴、颈部的人迎穴开始,到外踝后的趺阳穴、足内侧的太溪穴等处,连鸟飞逐一给小男孩把脉。
但当刚刚把脉完毕,小孩突然又抽搐起来。
他两眼上视,四肢拘急,项背强直。
中年妇女急得满头大汗,差不多就要哀嚎了。
“别急,死不了。”
连鸟飞沉静地回应道。
连鸟飞的安慰,让心焦的中年妇女稍稍吁了一口气。
小男孩就这样双眼发白抽搐着。
屋内连氏父子、杜布还有孩子他妈就这样看着。
——
一盏多茶后,抽搐缓慢停歇。
小男孩气息平稳,但精神萎靡。
“你替他查看一下全身上下,再替他把一下脉吧。”
连鸟飞朝杜布示意道。
他还起身,为杜布让开了位置。
双目注入法力,杜布对小男孩的病情已有十之八九的把握。
但他来这里是要来学习医术。
所以,自己不能过度使用这一能力。
——
杜布关闭法力,凭借肉眼从上到下仔细、从里到外打量了小男孩一番。
然后,他抚摸小男孩的身子上下。
当扪到腹部时,杜布感觉到小男孩腹部发现有肿块。
它恰好是当时法力检测时发现有虫子的地方。
这就是病由了。
然后,就是要“把脉”。
但“把脉”时,杜布遇到了一个难题。
因为“色脉诀”有言:
【脉体之象凭三指,】
【三指分名寸关尺。】
【左轻小肠胆膀胱,】
【左重心肝加肾脏。】
【右轻大肠胃三焦,】
【右重肺脾与心包。】
现在杜布是个一米九的小巨人,而小男孩只有一米三。
结果,自己只要一指就能覆盖小男孩全部的寸、关、尺的位置。
因此,杜布无法通过切脉发现各位脏腑的具体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