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布猜测,或许是因为体内存在一种即使是玉胎修士的法眼也难以发现的“噬灵微菌”,一些凡人才有了灵根,并且能汲取灵气。
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远远超过杜布现在的能力。
——
微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它们既能带来好处,但也可能带来伤害,甚至重大的伤害。
“根癌杆菌”存于温暖湿润的泥土中,呈杆状,形状极其微小,全缘光滑,无色素至浅灰黄色,能在接触空气下存活良好,但也能在“蚀盐”环境中呼吸和生活。
它可经植物概况的伤口侵入其根冠、根和茎,导致植物微胞的自发增生而成为瘤病、茎瘿或冠瘿。
“黍节壶菌”会于春夏时节侵入到玉蜀黍的体内,危害其果穗以下的叶片、叶鞘,造成叶片局部或全叶干枯和严重减产。
而在秋冬时节,“内集壶菌”会侵入到红薯等块茎或匍匐于地的根茎之内,使寄主不断分裂,表皮龟裂,并且形成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瘤。
这些瘤肿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
“本目锈菌”生长在寄主的体内微胞间隙,以吸器侵入微胞。
吸器一般围绕着微胞核与微胞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本目锈菌”喜欢侵蚀各类草本或木本的花卉,如牡丹、月季、鹃、玫瑰、蔷薇、金银花、八仙花、菊花、唐菖蒲、芍药、石竹、萱草、万寿菊、翠菊、蜀葵、鸢尾、香石竹等。
它不仅为害花卉的叶片、叶柄和芽,而且可能为害花与果实,推动产生大量的锈色、黄色、橙色、甚至白色的斑点。
——
绿植在生长过程中无不受到各种微菌的侵害。
这些分割按寄主特点可分为为作物、蔬菜、果树病害和丛林病病害等。
甚至还可以按照特定的物种进行具体的划分,因为有的微菌侵害的特定的物种,而有的则侵害非特定的物种。
按发病部位,微菌侵害可分为根病、茎病、叶病、果病等。
按照传播与侵染方式,微菌的侵害可分为空气传播、水传、土传、种苗传播、昆虫介体传播等。
而所有微菌的侵害都包括三个过程:首先是侵入阶段,作为病原物的微菌侵入到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
然后,就来到了潜育阶段,与作为病原物的微菌初步建立寄生关系的寄主植物最终会出现明显症状。
潜育期阶段长短因微菌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和时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最后是发病期,即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出现明显的症状,包括染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反映出的病理变化和病原物产生繁殖体的阶段。
当然,其中也有有趣的特点,即绝大部分的微菌并不会杀死所有的寄主。
当寄主牧得以幸存并繁育出下一代,那么微菌又能有相应的植物进行下一次寄生了。
——
当微菌侵害时,植物的要根、茎、叶、花、果等会受到伤害,动物亦然。
“绿脓杆菌”大部分呈单个的形态,通体光滑,微微隆起,成对或偶尔成短链。
而且其菌体有一至三根鞭毛,运动活泼,擅长侵蚀。
其侵染的对象可以是禽兽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烧伤或创伤部位、中耳、角膜、尿道和呼吸道,可以引起心内膜炎、胃肠炎、脓胸、败血症甚至肺炎。
当然,肺炎更可能与一种名叫“肺链球菌”的微菌相联系。
它经常寄生于正常禽兽的上呼吸道中,借助飞沫传播,冬季与初春多见。
当出现呼吸道黏膜上皮微胞损伤、酗酒或药物中毒、肺充血、心功能衰竭、营养缺陷、体质虚弱、贫血等情形时,“肺链球菌”会加入侵染和繁殖,导致突然起病,并导致出现高热、寒战、胸膜剧烈疼痛、咳铁锈色痰。
这些情形对于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病、慢性肝病患者或遭受淋雨受寒、疲劳等影响时最有可能发生。
——
与“肺链球菌”相似,“脑膜炎球菌”亦寄居于正常禽兽的鼻咽腔中,但绝大部分的情形下带菌的禽兽并不染病。
更具体地来讲,成年的禽兽对脑膜炎球菌有较强抵抗力,婴儿亦受到母体的保护。
但自此之后,成长期的禽兽抵抗力较弱,从而加大患上脑膜炎的风险。
侵染和潜伏一至四天后,“脑膜炎球菌”会侵入机体抵抗力低下的儿童的鼻咽腔。
这些微菌会大量繁殖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并让病患出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出血性皮疹等情形。
当发作到了严重程度的时候,就可能侵犯脑脊髓膜,发生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顽强直等脑膜刺激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甚至由于两侧肾上腺出血,发生肾上腺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
而上述症状的产生,与微菌自溶和死亡并释放出大量内毒素有关。
——
“黄曲疏霉”是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土壤,动植物,花生和核桃等各类坚果,以及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物上。
其菌落生长较快,结构疏松,表面灰绿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
“黄曲疏霉”会带来对鸟兽动物肝脏的伤害,使鸟兽的免疫力降低,降低产蛋率和产奶量,导致胚胎内中毒和野兽的流产。
严重的情形下,它会导致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病患会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情形,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至抽搐而死。
——
“金葡球菌”同样是一种对高温和高盐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致病性较强的微菌。
它呈球形或稍呈椭圆形,无鞭毛、不能运动,表面光滑,颜色为无色或者金黄色。
“金葡球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经常侵染丛林中的野兔。
当侵染野兔脚掌心时,可能引起表皮充血、红肿、脱毛、脓肿、溃疡等情形。
然后,就是肢体肿胀,食欲减退,日见消瘦,抵抗力降低。
当遭受全身侵染时,等着野兔的就只有死亡。
而出生六日以下的“仔兔”,亦可能于皮肤上沾染。
此时皮肤会出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严重时多处皮肤表面出现黄豆大小的白色脓疱。
其病程较长,大部分的“仔兔”会消瘦死亡。
哺乳期母兔遭受侵染后,会出现急性乳腺炎以及相关的体温升高。
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乳房肿胀、发红呈紫红或蓝紫色。
其乳汁中混有脓液、凝块或血液等症状。
当仔兔哺吮患乳腺炎母兔的乳汁,同样会遭受侵染,出现病兔昏睡,全身发软,肛门周围和后肢被毛沾污粪尿,尿液脓黄腥臭等情形。
——
微菌是天地中的生命。
它们既有害处,又有好处。
反过来说,它们本身无益亦无害。
只是在特定的情形下,相对于某些事物而言,它才有益或有害。
就如同凡人,米饭或面食等谷类食物本身有益,但亦可无害。
但站在稻谷或麦子自身来看,它就是一种生命。
“有益”或“有害”,就只是他者于不同情形下的看法。
——
当然,与稻谷或麦子等灵植相比,微菌的种类要多得多。
从数量上来讲,微菌也要多上太多,因为无论各类绿植、鸟兽或虫鱼体内,乃至在空气中、土壤中、水体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微菌的身影。
可以说,微菌无处不在。
它们随着风、水、泥等到处散落。
在环境不合适时,它们就潜藏起来。
而且,众多的微菌都可以在环境中潜藏很长很长的时间。
但当环境变得合适的时候,微菌们就会立马复活。
——
复活的微菌,或许要凭借其他的绿植、鸟兽或虫鱼才能得以得以存活。
但相当多种类的微菌,却是凭借非生命的事物为营养的物质即可生存。
它们或许可以称为微菌中的“仙人”。
因为它们能够“餐风饮露”。
而“餐风饮露”是“仙人”的标志。
进一步来讲,一些微菌甚至可以称为“仙人中的仙人”。
因为它们不仅可以“餐风饮露”,而且还可以“吃土”!
更准确地说,这些微菌甚至在可以依靠吃泥巴生存。
对比来看,那些需要阳光的各类植物,也可以说是植物中的“仙人”。
但与那些植物相比,这些细小难见的微菌更加地简单、更加地原始。
这是因为,那些绿植有根茎叶花果等的分化。
而这些微菌却只是一个一个的、小小的、简单但功能齐全的生命构型。
——
这些功能齐全的生命构型,成长后能迅速繁殖。
而其繁殖与灵植、灵兽、灵禽等截然不同。
生长到一定时期,微菌在自身中间逐渐形成横隔,然后这个母微菌分裂成了两个大小相等的子微菌。
分裂的子微菌中间又形成横隔,开始其第二次分裂。
经过几次分分裂,有的是或是单独存在,或是双球存在,或是链球式存在,或是四个、八个乃至更多个叠连在一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增长迅速越来越快。
盛夏时节,“酵母微菌”在半个时辰内就能于偌大的面粉团内繁殖数十代,并且发出温和的热量。
“此即所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了。”
仔细观察中,杜布感叹道。
当然,对于凡人乃至引气、凝液修士而言,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分裂并生成后代的微菌,可以呈现出呈现出圆状、杆状、香蕉状、逗点状、螺旋状等各类形态。
但不论是哪种形态,这些母微菌所分裂而成的子微菌都是独立的生命的个体,并且,更重要的是,母微菌和子微菌之间不存在区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母微菌会将自身分散到每个子微菌中。
然后,每个子微菌又都会独立地变成了母微菌。
所以,【母亲就是子辈。】
【子辈就是母亲。】
就此,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地看到,所有微菌并没有性别之分。
【母亲就是父亲。】
【父亲就是母亲。】
【雄性就是雌性。】
【因为微菌无性。】
而一想到这儿,杜布突然想起了那本从“花明楼”内获得的“威士敦默咒念诀”书籍。
——
“威士敦默咒念诀”开篇说道,清心、静气、养神和修道,必须诵念此“咒念诀”。
对此,杜布从来都不以为意。
因为其中有很多看起来似乎胡说八道的东西。
它说,【没有根与叶,亦没有不根与叶,根与叶即是不根与叶,不根与叶即是根与叶。】
【没有生,亦没有不生,生即是不生,不生即是生。】
如果按照那“威士敦默咒念诀”的话语进行推论,甚至还可以得到“父亲就是儿子、儿子就是父亲”等荒唐至极的结论。
但现在,对比微菌和其他灵植,杜布有了深刻地体会。
——
灵植确实有根和叶。
但要说“生命”之有根和叶,完全是胡说八道!
不说人类、修士或灵禽、灵兽等没有根和叶,就是最为简单和原始的微菌都没有!
所以,从生命自身来看,确实是“没有根与叶”!
但另一方面,只要是生命,必须要能呼吸、摄取营养和繁育后代。
而要做到这些,没有根与叶绝对不行。
所以,“亦没有不根与叶”同样成立。
相应地,“根与叶即是不根与叶,不根与叶即是根与叶”同样成立!
而当有了这个的念头之时,杜布陡然发觉自己体内经脉有些异动。
与此同时,“牛厄智”内三阶灵气喷涌。
但杜布很快压抑住了自己那即将晋升的苗壮。
太过快速的晋升,对自己来讲没有必要,同时也缺乏紧迫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