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辨识这四个方面,需要有实物可观察。
各类灵体近似于凡体,恰如修士类似于凡人。
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凡体观察来取代灵体观察。
这其中之所以有替代的必要,是因为灵体寿命比凡体要强大,变化更缓慢。
所以,要进行持续快速的观察,那么凡体这种替代物就很重要。
而在观察中,可以用“驯养凡体观察”与“自然凡体观察”之区分。
为了解决“声语言知”问题,杜布曾进行“自然凡体观察”。
从观察结果来看,那些“驯养凡体”由于亲近于人类,所以它们已经失去了自身的语言与沟通能力。
而驯养者基本上都不懂得兽语、鸟语或虫语。
至于像那些所谓的“鱼语”,在修士界就闻所未闻。
——
在官道上,坐在马车里,杜布神识散开,观察着沿途腊月里的各类普通野兽。
因为在冬日里,各类“灵虫”已基本上绝迹。
只有“灵兽”、“灵鸟”和“灵鱼”还比较活跃。
神识展开达到二百里。
附近有两三只老虎的稀稀拉拉的身影。
它们作为荒野中体型最庞大的顶级食肉动物,覆盖的面积较广,而相互之间的活动空间并不重叠。
不然,相互之间就可能为猎食而发生争斗。
而在这样的深秋的日子里,雄虎也可能因争夺配偶而拼命打斗。
杜布看到一只被另一只雄虎打败的公虎正在舔舐身上的血迹。
而那一只获胜的公虎则已经与那只旁观的纸老虎结队离开。
交媾后的雌虎会怀孕三四个月,然后生下一两只幼虎。
后者开始需要哺乳。
两个多月后才可以进食。
当然,足月后进食的幼虎吃的都是生肉。
——
杜布信手而作,在车厢半空中任空勾勒出了雄壮的公虎、衰老的公虎、刚出生的幼虎、半成年的幼虎、或大或小的母老虎等的形象。
这些形象或是单一的,或是几只老虎母子在一起。
或者它们是在捕猎之中。
通过勾勒老虎这一动物的形象,杜布确认,只有了解了对象的外形、习性和性状等,才可能更好地刻画出其内在的形象。
不仅对于活动面积广大的老虎是如此,对于那些爱在荒野中捕猎的野狼、野猫、狐狸等的刻画也是如此。
——
野狼外形与土狗相似,四肢修长,身体精瘦,双眼斜立,从而帮助长途的奔跑与狩猎。
而毛发浓密,尤其是在秋冬时节,从而帮助其在野外抵御寒冷。
其上颚骨尖长,嘴巴宽大弯曲,牙齿坚韧尖锐,从而帮助其撕咬猎物。
此外,野狼还有发达的嗅觉,能帮助其搜寻猎物和辨识方向。
当然,野狼等不如老虎高大、雄壮。
因此,它们一般不单独生活,而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着。
——
为首者是群狼的父母,或者是其兄弟姐妹中最强壮的那一只。
当头狼年老体弱时,可能行动缓慢、牙齿松动、浑身疾病。
在这样的情形下,老狼可能被驱逐。
但如果是聪明的老头狼,自身甚至有独特的捕食技能,那么这老头狼仍然可以在原来的群体内生活下去。
反之,它就成为了孤狼。
而孤狼也要吃喝拉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