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要掌握的,还是要能与鸟儿进行交流的“鸟语”。
“小鸟天堂”上,不同各类的鸟语有不同的叫法和词汇。
这是因为其习性与环境的不同。
吃鱼的鸟儿、吃虫子的鸟儿、以及以鸟类为食的红头隼等,完全会形成不同的鸣叫。
借此,杜布试图制作一个涉及一千种鸟类、分别有一千词汇的“学习方格3.0”。
但对于杜布来讲,这个开始设定的工作量过于庞大和复杂。
最终它将目标限定在了一百种鸟类、分别有八百词汇的“学习方格简化版3.1”。
小主,
——
“学习方格简化版3.1”的制作成功,再加上鸟类语言大师、五弟杜五花的交流请教,杜布对鸟类语言的学习和学***加速。
他一种一种的观察,一种一种的记忆、学习和模仿。
他对各类鸟鸟儿的鸣叫和语言的掌握越来越通透。
他发现,在这一百鸟语中,可以划分为“通用语”和“专用语”。
其中“通用语”涉及两种以上的鸟类。
“专用语”则只为某种鸟类所专用。
“通用语”主要涉及游禽、涉禽、攀禽、陆禽、猛禽和鸣禽,共有六类。
“专用语”则涉及特定的鸟类,如杜鹃。
而在“小鸟天堂”,各地的鸟类还有细微的方言上的差异,恰如五弟所说的那样。
讲不同方言的同一鸟类,往往意味着不同的族群。
因此,鸟类之间也是地域化生活和栖息的。
随着归类的进行,杜布对鸟类语言的掌握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
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遍处于“小鸟天堂”的、热爱鸣唱、声音悦耳的画眉鸟,杜布着力最多。
四月,“小鸟天堂”春暖花开,嫩叶发芽,昆虫到处飞翔,一些早熟的草果为鸟儿们提供了盛筵。
这是“小鸟天堂”的春天,也是各类鸟儿的春天。
神识透出,灵力涌出,一只刚成年的画眉雄鸟被杜布轻易擒获。
它体型娇小,雌雄羽色相似,浑身都以棕色或棕褐色为主。
其眼圈处有一抹白色,这抹白色沿着上缘向后延伸,形成一窄线直至颈侧,状如眉纹。
如是,所以杜布称其为“白画眉”。
——
“白画眉”喜欢单独地隐匿于茂密的树丛和杂草丛中,取食昆虫、草籽或野果。
它喜在丛中穿飞和栖息,或不时地到地上或树枝间跳跃、飞翔,动作很迅速,虽然并不能飞多远。
“白画眉”到处忙于捕食。
当然,无论它飞到哪儿,动作都不可能比杜布还快。
而且,无论“白画眉”捕食的水平有多高,都赶不上杜五花那神妙莫测的本领。
——
离开马园县城,杜五花就与二哥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它独自到荒野里去玩。
它找那些飞禽走兽去玩。
它学习这沿途过来的禽兽方言,就如同二哥学习那沿途过来的人类方言。
而每到夜晚降临的时候,杜五花就会飞回来。
对此,俩兄弟都放心得紧。
因为沿途没有任何修士存在的痕迹。
——
而来到这“小鸟天堂”和那四月的大大小小的岛屿上,阿花只要脑袋瓜子一转,再然后脖子快速地伸长和缩回,然后周围十多丈内的虫子就会被其捕捉到尖嘴之下。
对于这些虫子,杜五花并不喜欢吃。
因为它们完全满足不了阿花的营养需要,除非它们是灵虫。
但“小鸟天堂”乃是一个绝灵之地。
灵虫是不可能出现的。
所以,这些虫子只能用于喂养“白画眉”。
不过,杜布很快就阻止了五弟的行为,因为“白画眉”吃得过多,容易肥胖,飞行速度减缓,甚至捕食的积极性也不像刚开始那样积极了。
——
吃饭喝足了,“白画眉”开始不断地、大声地鸣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