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两个月,自己就学会了三百字,数数能数到六十三,并且能背诵乘法口诀表到六六三十六。
而贾师爷闭关后,通过二哥的指点和自己每天一个半时辰的不断练习和温故,杜五花的学习效率甚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到离开芗圆山时,杜五花已经学会一千多个字,数数字能数到二百,乘法口诀表已经能倒背如流。
这一切,都是杜五花专注和勤奋的结果。
写字要一笔一画,数数字要一丝不杜。
就是在睡梦中,杜五花有时还在想着这个字该怎么样握笔书写,那个“八乘以九”应当怎么计算。
至于加减,杜五花觉得它实在比较简单。
这就好像吃鱼骨头,如果吃了三根鱼骨头,再吃了五根,那一个一个地数,它们合计就一共是八根鱼骨头。
成年草鱼有大刺,一边是三十根,另一边也是三十根,那么它们合计起来就是六十根。
其小刺则有九十六根,大小刺加起来共计一百五十六根。
一天吃六根大刺、九根小刺,那么到第十天杜五花就会把所有的大刺吃完,小刺也会吃完,并且还“差四根”。
——
“二哥,‘差四根’怎么样表达?”
来到通北县城的第一天,杜五花仍然坚持学习并向二哥请教。
它觉得这是一个严肃的数学问题。
“五弟,‘差四根’一般表达为‘-4’,这是一种严格的形式化表达。”
二哥回答道。
“严格的形式化表达?”
杜五花皱起鸡眼附近的眉骨头,对于这样高端的新词汇表示很是疑惑,那里似乎蕴藏着极其深刻的道理。
“对,它其实是方便我们记忆、思考和推理的一套思维工具的表达形式。”
杜五花继续解释道。
听到二哥的解释,杜五花觉得事情变得越来越玄乎。
“难道我们记忆、思考和推理,还需要思维工具的帮助吗?”
杜五花不敢深究,也无法深究,只能就事论事地反问。
当然,对于这样的反问,杜五花是从来都不怵的,因为二哥是一个谆谆善诱的兄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杜家人从来都只怕一件事,那就是自己懵懵懂懂,却冒然想事乃至行事。
“难道五弟你吃鱼骨头,不用镰刀来锯,吃起来会很方便吗?”
二哥反问道。
杜五花想了想,虽然自己牙尖齿利,但那鱼骨头更加坚韧,啃起来很费劲。
有了那镰刀后,确实方便很多。
“二哥,你是说人的思维如同鱼骨头,会遇到难题,而这些符号如同那锯子,能帮助将难题解开?”
杜五花举一反三,以譬生喻。
“是啊,”二哥点头道,“如果你要将这鱼刺吃十天,而第二条鱼还没整出来,并且没有别的办法补充,那么你就只有差四个。
“用‘-4’来表达,则显得更简单。”
听到二哥的解释道,阿花继续道,“如果我只吃九天,那我大刺与小刺各剩六根,是吧?
“用‘+6’来表达,则显得更简单。”
杜五花再次举一反三。
“对!阿花真聪明!”二哥笑了,“但你还是先要将数数数到九百九十九,学会了一千以内的加减乘除,然后才可以进一步地讨论和思考这个问题。
“此外,你还要将整本《字类通解》中的三千六百字全部学完,不可偏科哟!”
听到二哥的话,杜五花有了学习上的小目标。
——
来到县城的第二天,兄弟俩上街去逛书店并看书。
可惜那里的书店老板竟然有种族歧视,不准自己这只有文化的鸡读书。
幸好二哥这时候出来解难,因为二哥虽然人小,但银子多。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是小事情。”
二哥笑着说。
杜五花当然忙不迭地点头,并且脸带笑容。
因为它知道,二哥有的是银子,恐怕把这个书店盘下来的钱也都有了。
从书店回来,二哥买的书不少。
杜五花翻看了一下,发现它们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读物。
像什么《伟大的世界》、《玉奇珍的葬礼》、《黑暗中的森林》、《百日王伯爵》、《来自黎巴楞的邮戳》、《霍尔烦的守望》等,杜五花觉得实在无趣。
还有一本书名叫《生命在昨天结束》,这简直是奇怪至极。
与二哥相反,杜五花买了五本自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