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口气将你吹成秃头(上)

青苹果郡,摩托罗县,半山村。

初冬时节,杜牧正坐在两座坟头前,身前纸钱和香烛烟气缭绕。

手上拿着旱烟竿,旱烟竿上烟雾腾腾。

对他来说,养活一大家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十岁结婚,在这半山村已经是晚婚了。

二十一岁生子,现在大儿子已经十一岁,小女儿【杜锅】则到了五岁。

妻子比自己小两岁,而自己则从二十一岁的青年转变为了三十二岁的中年男子。

头上已有丝丝白发。

过早衰老倒不是因为自己从地里搞出这么多粮,也不是因为自己没少搞像野猪、野兔、麂子等之类的野物,而是因为孩子他妈生病了。

莫名其妙地就生病,而且是那样的绝症,真是何苦来哉!

杜牧还是有些自责。

或许一语成谶,自从以“揭不开锅”来命名四位子女后,家里生活开始变得困难。

虽然不至于真的揭不开锅,但孩子他妈身体变得病弱,却是眼见的事实。

尤其是小女儿出生后,孩子他妈病情越来越重。

不要说干农活了,就是走路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了给孩子他妈治病,杜牧装饰附近几十里的郎中都请遍了。

就那罗小天大爷,杜牧也主动求见过好几次。

但用了最好的药,女人的病也不见好转。

即使地里刨出再多的粮食,都还是不够用。

再搞下去,肯定会更惨。

难道真是绝症吗?

杜牧决定要好了想一想办法。

有什么办法?

苦思冥想中,杜牧一时没有什么更好的答案。

将旱烟竿往下,点上纸钱和香烛,给父母的坟头磕了几个头。

坟上写着“父亲杜一甫、母亲毛家姑之墓”。

看着母亲那久违的名字,杜牧沉吟不语。

父亲杜一甫死后,杜牧曾想给她找一门亲事,让她老人家晚年好过。

可是,自己亲弟弟——他的名字不提了,算了,还是提一下吧,免得以后打架了都不认识——【杜羊】同意,可是他老婆不同意。

杜羊老婆说,“现在家里总共就四间茅屋。

“自己夫妻和孩子一间,老人一间,还有一间堂屋,逼仄得很,打个屁都要臭三天。

“老人家嫁出去还好,如果老人家招了个上门的公爹,那往哪儿住?”

虽然亲弟弟杜羊的婚事是杜牧一手操办的,但毕竟二人是两个家了,各有各的考虑,因此老娘只有守住现状。

而她老人家还不愿意和杜牧一家子住一起,说要按照传统和最小的儿子一起住。

杜牧负担重,老人家偶尔过来帮忙,弟媳都不乐意。

就此,杜牧不得不和老娘说,“您老人家没事就不要过来。”

现在母亲她老人家已经死了,去陪伴老爸了。

希望她老人家下辈子还有机会改嫁。

现在她的坟头草长得老高,差不多能藏兔子了。

二狗子就在这儿抓到过两三只。

——

旱烟竿上的烟仍在缭绕。

拿着个旱烟筒,杜牧呆坐在篱笆护卫着的院子里,于月光下一边抽烟,一边苦思冥想。

边抽烟边苦思冥想的杜牧脚下,有一只黑色、尖耳的成年大狗“小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