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生活的挑战

第二百五十五章:生活的挑战

京城的秋天,宛如一位神奇而浪漫的画师,带着五彩的颜料,趁人们熟睡之际,悄然挥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夜之间,整个京城被装点得如梦似幻。道路两旁的银杏树叶,像是被施了魔法,变得金黄灿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微风轻柔地拂过,叶片纷纷挣脱枝头的束缚,在空中翩翩起舞,恰似一只只金色的蝴蝶,轻盈而自在。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也被染上了红、黄、橙等多种绚丽的色彩,层林尽染,仿佛一幅绚丽的油画铺展在天地之间,美得让人陶醉。在这样如诗如画的美好季节里,傻柱、娄晓娥以及四合院的众人,也纷纷迎来了各自生活的新篇章,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新的挑战。

傻柱和娄晓娥为了秋季特色菜品的推出,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忙碌之中。天还未亮,傻柱就已经穿梭在京城的各个热闹市场。大闸蟹市场里,人声鼎沸,嘈杂的喧闹声不绝于耳。一个个装满螃蟹的竹篓整齐地摆在摊位前,螃蟹们张牙舞爪,活力满满,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强壮与新鲜。傻柱蹲下身子,眼神专注而认真,仔细挑选着每一只螃蟹。他轻轻捏捏螃蟹的腿,感受其力量,判断它们是否足够鲜活;再小心翼翼地翻开蟹壳,仔细查看蟹黄的饱满程度。“老板,这螃蟹可新鲜?” 傻柱一脸关切地问道。摊主满脸堆笑,连忙点头说道:“新鲜着呢,您瞧瞧这活蹦乱跳的劲儿,早上刚从湖里捞上来的,您就放心吧!” 傻柱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将选好的螃蟹一只只小心地装进袋子。

挑选栗子时,傻柱更是小心翼翼,如同在寻找稀世珍宝。他拿起一颗栗子,放在耳边轻轻摇晃,仔细聆听里面是否有响声,以此来判断栗子是否饱满。遇到外壳有虫眼的,他连犹豫都不犹豫,直接放下,继续耐心寻找。“这栗子可得选好,炒出来才香,可不能砸了咱餐厅的招牌。” 傻柱自言自语道,眼神中透着对品质的执着。

回到餐厅,傻柱一头扎进厨房,开启了他的美食探索之旅。他先将螃蟹洗净,动作熟练而迅速,切成两半后,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瞬间,厨房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气。接着,他加入各种精心调配的香料开始炒制,锅里发出 “滋滋” 的声响,香味愈发浓郁。炒栗子时,他不断尝试用不同的沙子和糖的比例,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栗子,只为让它们受热均匀,口感更加香甜软糯。娄晓娥在一旁贴心地帮忙,她将洗净的螃蟹一个个轻轻递给傻柱,还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柱子,要不咱们再加点辣椒,让香辣蟹更入味,现在的客人都喜欢吃辣。” 傻柱笑着点头,宠溺地说道:“行,听你的,咱就试试,你这主意肯定行!”

然而,就在他们满怀期待地准备推出新菜品时,一个棘手的问题突然出现了。餐厅的厨房设备由于长时间使用,老化严重,在炒制过程中,炉灶突然发出 “滋滋” 的异常声响,火力变得极不稳定。这一状况直接导致菜品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原本色香味俱佳的菜品,变得色泽不佳,口感也大打折扣。“这可咋整?这炉灶关键时候掉链子,可把人急死了!” 傻柱急得直跺脚,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娄晓娥也皱起眉头,神情紧张,但她还是努力保持镇定,安慰道:“先别慌,柱子,咱们赶紧找人来修,肯定能解决的。”

他们四处联系维修师傅,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可得到的答复却让人失望。有的维修师傅说最近业务繁忙,根本没时间过来;有的则狮子大开口,报价高得离谱。傻柱心急如焚,在厨房来回踱步,他心里清楚,如果炉灶不尽快修好,新菜品就无法按时推出,餐厅的生意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失去顾客的信任。就在他们一筹莫展、几乎绝望的时候,傻柱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曾经在红星轧钢厂工作时的一位同事。这位同事对电器维修十分在行,技术精湛,为人也十分仗义。傻柱连忙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他焦急地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知对方。同事听说后,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事情,立刻赶了过来。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和耐心的维修,炉灶终于恢复了正常,发出稳定而有力的火焰。傻柱和娄晓娥看着修好的炉灶,相视一笑,这才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新菜品推出后,立刻在顾客中引起了轰动。餐厅里人满为患,座无虚席,热闹非凡。顾客们一边品尝着香辣蟹和炒栗子,一边赞不绝口。“这香辣蟹味道太正宗了,辣得过瘾,蟹肉还特别鲜,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香辣蟹!” 一位年轻的顾客一边吃,一边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这炒栗子也好吃,又香又甜,口感软糯,根本停不下来,我得再打包一份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另一位中年顾客附和道。傻柱和娄晓娥看着满座的顾客,听着他们的赞美之词,心里乐开了花,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小主,

四合院这边,随着秋天的到来,大家那颗渴望亲近大自然的心也愈发强烈,开始计划一起去郊外赏红叶、采摘水果。易中海站在院子中央,扯着嗓子喊道:“大伙都过来,咱一起商量商量去郊外玩的事儿,定个时间,好好放松放松。” 众人闻声,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秦淮茹笑着提议:“要不就这个周末吧,我看天气预报,这周末天气不错,阳光明媚,最适合出去玩了。”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然而,在采摘水果的地点选择上,大家又产生了分歧。刘海中双手背在身后,迈着方步,一本正经地说:“我觉得咱得去东边的果园,我都打听好了,那儿的苹果又大又甜,咬一口,那汁水,甜到心里去了。” 阎埠贵却不这么认为,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地反驳道:“西边的果园才是最好的选择,那里的梨可是出了名的好,皮薄肉厚,汁水丰富,香甜可口,比苹果可强多了。”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气氛也变得有些紧张。“东边的苹果肯定好,你就别争了。” 刘海中提高了音量。阎埠贵也不甘示弱:“西边的梨才是最好的,你懂什么,别在这儿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