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处荒芜宇宙带,根据探测飞船的数据,以及引力波探测器确认,此处存在一个黑洞。
它是否连接着白洞,还需要进一步探查。
探查的目的很明确,探测的方法也就相对简单粗暴。那就是派出一艘飞船直接进入其视界之内,然后投放负物质。
按照黑洞的引力效应,加上负物质与引力排斥的特性,如果它只是一个单纯的黑洞,那么负物质就会被排斥而辐射出来。
相反,如果它连接着白洞,而白洞与黑洞的引力相反。被黑洞引力排斥的负物质,就会被白洞的引力吸引,最后进入白洞视界从而无法逃逸。
小主,
简单的描述就是黑洞吞噬正物质,白洞喷射正物质,而对负物质正好相反。
陆平将舰队停泊在离黑洞几光天的位置,一艘满载负物质的补给船脱离舰队,以亚光速向着黑洞的视界内部飞去。
毕竟前面的结果只是引力特性的局部分析,负物质投放之后会不会发生不可预知的后果,谁也无法确定。
所以陆平才将舰队停放在几光天之外,为的就是应付突发状况。
当飞船进入某一坐标后,忽然从画面中消失不见。
说明飞船已经进入了视界内部,其强大的引力连光都不能逃逸,所以在可见宇宙无法看见。
好在,飞船通过即时通讯系统,还可以同步反应自身的情况。
地球号的主控室内,大屏幕上模拟着飞船的行进过程。进入视界之后,飞船开始喷射负物质洪流。
这种洪流不像以前的负物质攻击光束,它们在出现以后就开始快速逸散,这是陆平专门制造的负光波。
这种光波与激光的特性正好相反,自身具有很高的离散性。加上黑洞引力的排斥,很快就会扩散开来并达到超光速的状态。
负光波投放以后,运输飞船启动负物质引擎,挣脱了黑洞的引力开始回归。
而陆平接下来只能耐心的等待。
因为黑洞质量大小的不同,其视界半径也截然不同。小质量的黑洞其视界半径可能只有几毫米,而大质量的黑洞其视界半径能达到几百上千亿公里。
那种小质量的黑洞一般存在时间都较短,陆平探查的都是稳定的大质量和超大质量黑洞。
所以即便这些负光波被引力排斥以超光速逃逸出来,也得等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