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检测到的晶体,是由氦原子构成。
陆平看完了这份资料,开始归纳总结。
不同的元素,形成了相同的结构,说明这种情况不是个例。
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作用下,将会是必然发生的结果。
探测器将这个氦晶体周围的环境,仔细探查了一遍。然后按照后土的指令,再次进行取样。
不出意外,晶体在离开原有的环境之后,将会逐渐变得不稳定。最终化作氦气挥发掉了。
陆平将这两组数据仔细的对比之后,终于发现了它们的一些相同特性。
除了那些理化特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它们所在的环境,都处于一个强力的磁场之中。
陆平迅速打开分析软件,将晶体周围的环境参数输入其中,然后投入不同的原子开始模拟变化。
在模拟软件中,被投入的原子在强力的磁场束缚下,逐渐被锁死。无法形成分子,从而没有了任何运动。
所以聚合在一起形成晶体结构,所有理化特性都具备各向同性。
这种晶体结构的外观特性,类似金属,但是又比已知的任何金属理化性能都要高出无数倍。
无法通过外力、高温、甚至核爆炸将其结构摧毁。但是要摧毁也很简单,那就是想办法除掉锁死原子的磁力场。
如果这个磁力场是从晶体内部发生的,那就近乎成了无解的问题。
这个形成机制,有些类似于白矮星和中子星的形成,只是磁力的强度达不到巨型恒星引力那么强大。
没有将原子核破坏,更没有破坏质子、电子和中子的稳定结构,只是与它们形成了一种平衡。
然后在这个平衡的作用下,就可以将同类的原子密集的聚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结构。
这个机制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或者限制了,原子内部的强相互作用力。
因而可以改变原子和原子之间的自然排列规则,形成了新的结构形式。
这个发现让陆平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