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强还没回答,坐在后座的普雷斯科特替他先给回答了。
小伊万今天自己开车,他转头说:我邀请了很多人,能来的客人都是合作伙伴,一会到汇贤雅筑我会告诉你一件大事。
杨三强听了点点头也没多想,明天是小年,按小伊万的办事习惯今晚肯定是回不去酒店了,不过倒是省得麻烦,明天早上直接跟杜盛去妈祖庙朝拜。
杨三强什么都不需要准备,只需要人净心诚就好。杜盛对妈祖庙供奉的事情太熟悉,周四那天在花儿街吃完午饭临走前就从杨三强这里带走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千美元,除了帮杨三强准备各式素供、果品,剩余大多数钱都会捐赠。
以前在临海,不回家还可以在岔路口烧点纸钱、元宝,可是现在人在美国,是真正千山万水的距离,也不知道自己在大洋彼岸这边给爹娘烧的东西怎么才能送回故乡,虽然打电报给二强子的时候嘱咐过他多替自己祷告几句。其实不用自己多说,二强子也会这么做。
知道啊,都知道,可是每年有几天日子里总是会心情很低落。
二强子电报里说他老丈人夫妻和小舅子在临海已经安顿的很好,也很适应临海的生活,他俩在临海开的面坊生意可好了,一个月赚到得的钱抵得上老家半年的收入,可是他和弟媳妇俩人还是有点想回老家。
其实他俩住临海还是回老家都无所谓,不提有杨三强帮扶,就是这对小夫妻俩人凭着面坊手艺养活一家几口人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是杨三强拦着好几次,提前打招呼,二强子现在大概有水田几百亩了吧!老陈管家会办事的人,杨三强帮着做成大单生意了或者帮了大忙了,他动不动就要划给二强子几十亩水田,就上次回乡,帮他调教整训了陈家护粮队,老陈管家就想送五十亩水田给二强子,他知道杨三强不要田也不缺钱。
田地事最大,是可传万万年的家族基业,任何一个地主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轻易出手家里的田地。
陈地主舍得隔三差五的要送上好的水田给二强子,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
陈地主是临海粮食行会的大拇哥,陈家粮行的生意依然没溢出临海,陈礼明先生的大名却已经名扬几个口岸重镇。
现在陈家粮行遇到粮食缺口已经不需要大规模向内地其他粮商调买粮食,麦迪亨商行和三元商行从美国以及南美进口的粮食不但能够填补陈家粮行售粮缺口还让陈家粮行也掌握了国内进口小麦、面粉和玉米的定价权。
麦迪亨商行和三元商行从来不是竞争者,有杨三强和普雷斯科特这俩人存在,两家商行互通信息,相互间借用、调取人员和物资再平常不过。
塞缪尔贷款买公司,陈地主也不差,他早就打电报让杨三强帮着打听美国农场购买和种植事宜,很明显陈地主已经将目光伸到大洋这边的美国。
土地对华族人是永远的诱惑,不变的执念。
陈礼明这个级别的大地主肯定不是买一小块地种些菜就能满足胃口。
陈礼明和塞缪尔是麦迪亨商行的大股东,三个股东里威尔森的股份最少分得的钱相对也少,两位大股东拿到手的分红相差不大,但是陈家十数万亩水田、旱地和鱼塘每年都能给陈家带来百万银元的收益,陈家粮行自家粮食不够卖,每年都要调买其他地主家的余粮,这一转手也不少赚。
这么一算下来只是一位钢铁公司总经理的塞缪尔资金实力是远远赶不上陈地主的。
不过在美国买地这事情急不来,美国几十个州,对外国人买地的政策不尽相同,就是各州对土地用途规划方向也不同,种植还是养殖都各有规矩。
买地需要详实谋划,陈地主相信杨三强。
念头转过不提,杨三强转头对开车的小伊万说:伊万,你一直没去花儿街,投资公司在由于我个人提出且决定的护盘行为给兄弟投资公司造成了四百万的损失。
不,山姆,不是只亏损了一百九十三万七千五百二十八美元吗?周四小结报表我们都看了的。普雷斯科特在后座有点坐不住了,他赶紧替好朋友辩解。
周四下午兄弟投资公司在连续一个小时的高入低出的反向投资行为里损失超过两百一十五万美元,后来七叶草股价在两点五到两点六波动时候杨三强终于才下令平进平出,偶尔小赚一点。
花儿街日报周五又是一篇关于七叶草钢铁公司的新闻霸占了三版整版。
报道先是浓墨重彩地讲述了周四下午股票市场罕见的资本自发护盘行为,多家大投资公司在周四下午通过大量的买进、卖出行为将七叶草股价稳定在二点五美元以上。
短短两三个星期,七叶草股票价值已经被股票市场认可,一美元的发行价格绝对是低估了七叶草的价值,市场给七叶草股票最新的评估底价是二点五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