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刘记酒楼

“那你怎么不让你家来福去,那大高个,一顿吃穷半个村。”李宏打趣的说道。

“我家那小子,一身蛮力,脑筋不行,做生意,学徒什么的,他不行,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当兵的料。就是他娘不舍得,也是现如今世道好一些,换以前家里六七张嘴吃饭,早送出去当兵了。”

“二大爷,村里也没个壮劳力,你们靠什么度日”。

“我们这些人家,这么多年陆续战死有二十多位,大唐对阵亡将士,立功将士都分别有抚恤和奖励,每年那县官逢年过节还送点米面吃食,我们自己再打点野物,捞点鱼去城里换些日常用物,日子还是能过的。以前我们还有地的,你看两边的农田,以前我们村也有不少地呢,这几年都被城里的勋贵占了,补了点小钱,唉,我们也不敢反抗。”。

大唐土地兼并已经这么厉害了?看来安史之乱不一定全是番将造反的问题了。那么多汉人跟着造反,肯定有别的原因,我正好可以探探究竟。

爷俩你一句我一句的,不多时就到了城门口,城门大开,虽有城门卫,却并不盘查。天宝年间的大唐长安,无比自信开放。自信源于军事强大,开放也是源于文化强大。

独臂李二大爷进城后熟练的带着李宏七拐八绕的走着。来到一处酒楼门口,说是酒楼,刘记酒楼,掌柜肯定姓刘了,一带前后院的二层小木楼,现在正午,门口拴马桩空无一马。李宏想,这酒楼估计生意不大好。

“老哥,怎么大晌午的赶来了,来来,我们老哥两喝几杯。”一个微胖的小个子从屋内小跑出来。“这个就是李盛大哥的儿子?好,好,仪表堂堂,一表人才啊。”刘掌柜激动的上下打量着李宏。

“你看人我带来了,怎么安排吧”独臂二大爷盯着桌上那个酒壶,嘴巴砸吧几下,狠狠的咽了几下口水。

“边吃边说,边吃边说,小二,叫厨子烧几个好菜,再上两壶酒,你们先坐。”刘掌柜热情的招呼着爷两坐下,给二大爷和李宏各倒了一碗酒。李宏就是冲着酒来的,一看头皮发麻,这酒浑浊不堪,甚至发绿,二大爷嘴角一咧,一碗酒下肚,眉头都要起飞了。李宏抿了一口,淡淡的甜味,淡淡的酒味,比他那个年代的黄酒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