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重阳登高前的预热

《南产志》又记载:

“官糖取之再行烹炼,辟鸡卵搅之,令渣滓上浮,复置瓷漏中,覆土如前……”

这就是南方对“多轮脱色”的说明。他已经脱色的糖再次烹煮,加入鸡蛋搅拌澄清,重新覆盖土层,令其颜色加白。

若是说《天工开物》在《南产志》、《兴华府志》后面出的呢?

岂不是说明《天工开物》时期已经有了飞跃的技术进步,那还有清代制糖的记载。

诸如清代的《淡水厅志》记载:

“……用泥封焉,半月一换,三易而后出白……”

同样是封泥,封的越久,糖色越白。

………

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

“封泥法”比“淋糖法”靠谱多了,现在去用淋糖法复现的,大都是以失败告终。

从化学和物理的角度上理解,黄泥凭什么比活性炭更靠谱?

物理上,糖分子和活性炭之间有范德华力和表面张力;而化学吸附则是由于化学键的形成所引起的。通过这两种吸附原理,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吸附并分离各种糖类分子。

那黄泥呢?

所以,黄泥脱色的古法制糖绝对是不靠谱的。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深究的必要了。与其想怎么用古法制糖,不若想想怎么制造出利用离心力的分蜜机,或是简易的活性炭。

当然,古法原糖脱色的方法所需要的时间长达一月至数月。要想凭借这个大杀四方,恐怕会时不我与了吧?

有这时间,不若想想怎么制作活性炭了。

活性炭也并非不可以制作的。将处理好的木炭放到800~900℃的蒸汽下活化。所以唯一比较困难的就是高温蒸汽,饱和蒸汽再加热成过热蒸汽,譬如说投放到千度的高炉里,会不会产生更热的蒸汽呢?进而有能力制作出一些简易的活性炭呢?

总而言之,那也只是其中两个商品。

其涉及到的原理很是复杂,以当下的科技水平想要破解并复现,那是非常困难的。恐怕不掌握配方,复现的可能性几近于零。

白家傲也在万众瞩目之中,在苏宁的帮衬与见证之下,推出了白家全新的产品。

只轻轻掀开存储白糖的笼子,便引得无数人驻足围观与询问。晶莹剔透,白若雪花。那究竟是什么呢?细沙细沙般的堆积在那儿,真的让人抓耳挠腮,想要寻根究底。

白家傲大气的喊道:“我知道各位心存疑惑,不妨伸出手接些尝尝,便不用我说,就知道是什么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书意凑上前去,配合应声:“这白晶颗粒分明,比之青盐都要更胜一筹。既然白世子如此阔绰,那书意就做这个身先士卒之人。”

“给我也弄点!”

“我也要尝尝……”

群情激奋,场面沸腾无比。所有人热情高涨,都希望尝尝那晶莹剔透的雪白之物。

江书意托住手掌,将白糖呈至嘴边,轻轻一舔,便被白糖的甜意刺中。

顿感口舌生津,简直美妙极了。

江书意瞪大了眼睛,惊叹惊呼,“这是纯净洁白上好的白糖。怎么会有这种白糖,若凝若雪,而颗粒分明……”

“对啊,这种白糖?究竟是怎么大规模生产出的……我的天呐,那这岂不是预示着数之不尽的财富?!”

“苏世子,你这白糖怎么卖的?”

“我生平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

轮到白玲珑去介绍她的肥皂与香皂了。她令人呈上了皂角与无患子。拍了拍桌子,威风凛凛地说道:“无患子、皂角……想必大家都有用过,虽然洗涤、清洁能力还不错,可是太难用了!”

“而我们的肥皂、香皂,完全杜绝了难用的体验。肥皂嫩滑爽肤,绝对是新一代的清洁神器,更有添加了芬芳花露的香皂,专门用以洁面、洁身。它的性价比高,买一块可以用很久,绝对是替换无患子等的不二之选。”

“我们不是用不起无患子,而是肥皂更有性价比!”

“大家可以排队依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