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养这些人,朝廷大概要付出三百万两银子,且还要给你们这些官员提高俸禄,增长一些福利,还要给我们这些王公贵族发钱,哪有那么多的钱,赏给外国的使臣。”
“所以我觉得可以和他们进行经商,正常的贸易往来,来一往之间可以获得外国的商品,也可以使得全球的金银向着大明流动,靡费国力式的宣扬国威的行为是绝对不能长久的。”
朱林记得清清楚楚初中课本中对于郑和下西洋给出的结论,就是宣扬了大明的国力,增加了大明的海上范围,但是赏赐形式过多,导致大明的国力过多的流失了。
“我们都是官员,并不是那种注重蝇头小利的商人。汉王殿下如此的斤斤计较,是有失您皇子的身份。”胡惟庸说。
“我记得我在朝堂上说过,如果大明的经济繁荣的话,诸位的奖金也能高,因为大明的税收和诸多官员是脱不了干系的,如果这项收益能够达成,使得大明的贸易额还有税收节节攀高的话,我也不藏着掖着,给诸位发奖金。”
“好,汉王殿下的计策果然是利国利民啊!”一听到可以升职加薪,所有的官员都兴奋起来了。
听到了朱林这话之后,朝廷上的风气当即就一边倒,他们向来是谁发钱,站在谁的那一边,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最重要的是新设对外贸易的官职的话是一个巨大的肥圈,里面的油水甚至是难以想象。
“老五,那你就仔细说说,如何进行海上贸易吧?”
“首先想要进行海上贸易的国家,必须要和我大明这里登记报备,要了解他们对我大明是友好还是敌意的。”
“确定是友好之后,可以建立长期合作的贸易关系,问问他们想要什么?丝绸,棉花,粮食,瓷器都可以,同时问问他们可以输入什么给我们?”
“建立扩大市舶司,开放天津、山东、上海、广东作为外贸的通商口岸,让这些人可以在朝廷规定的地方进行外贸活动,而全国各地的商人也可以来到这些地方和外国做生意。”
“但一定要注重两点,一点官府要有绝对的垄断,其他的地方没有经过朝廷开办的地区,禁止从事外贸活动,一旦发现货物全部没收,双方商人不管是大明的还是外国的商人全部斩首。”
“第二点,关税,关税的定价绝对要掌握在我大明的手中,凡是要外国的商人想要带货来大明内地进行销售,按照货物品类的不同都要征收关税。”
“是对我大明本土的商品的一种保护,如果外国商人商品的品质更好,价格更低的话,那我大明有些商品可能会销声匿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下官不明白,既然要开放通商口岸,我大明沿海的府衙和县衙何止数十,为什么只开放五六个呢?”胡惟庸问。
“这是为了方便管理,同时也为了规范贸易。”
“大明,这是第一次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会遇到什么危险或者什么乱象,我们都很难预料,一种就是走私,一设立关税走私就不能避免,走私就是不经过入海口和官府的审查,将一些私有的货物偷偷的送到大明的国土。”
“大明损失了税收,这还是小的损失。”
“万一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者是传播了不干净的病,危害大明的本土,这该怎么办?”
“外贸的利益十分巨大,我们甚至都不敢想象,一旦让私人参与其中,朝廷每年损失的钱恐怕比诸位一辈子挣的还要多十倍不止吧。”朱林说出自己的忧虑。
朱林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可以进行外贸,但是必须要设立通商口岸,在规定的范围,在合理的法律之中进行外贸,让外贸被朝廷垄断。
这样虽然会严重的挫伤民间商人的积极性,但是安全首先是重中之重。
“老五说得对,海上贸易的利益必须握在官府的手中,先开放几个口岸,这也是老五经常所说的试点,如果成功的话,那就大家推广,如果失败的话,那也可以及时的补救,不至于出现重大的灾祸和损失。”太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胡惟庸,这些只不过是细枝末节,最重要的是如何接待这些前来朝拜的各国使臣,关系到大明的国体,如此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办的好的话,自然有赏,办不好的话,你的丞相也就当到头了。”朱元璋说。
“做生意那是以后的事,招待好外国使臣,这才是迫在眉睫的。”
在商议好如何招待使臣和对待海上贸易的国策之后,又对航海归来的官员大肆奖赏了一番就退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