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贪官的路,让贪官无路可走。”朱标重复了一遍,他甚至不敢相信这话是从朱琳的嘴里说出来的。
“你看我打不打断你的腿就完了?”
“大哥,你不要激动,你先听我狡辩…先听我解释啊。”
“来来来…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的说法不能够让我满意的话,那你可就要遭老罪了。”
“遭罪是不可能遭罪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遭罪。”
应天府。
康元没有拿到京杭大运河的特权心中难免有些失落,但是来了一趟京城,总不能空手而归吧,虽然拿到了安慰奖,但是想让商会其他的人信服总还是要有一些其他结果的。
当即想到了朝廷不是想要拓宽延长京杭大运河吗?为什么不从这里入手呢?
如果能在山西方面延长一下运河,那对于山西的商贸是极大便利的,只在山西修建一条分支和主运河连接,让山西的货物可以畅通的运出,尤其是煤矿等产业,是山西晋商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是朝廷并没有这一方面的经济预算和规划,估计需要山西自行承担这方面的费用,但是国土资源属于政府管辖,他不可能不经过官府的同意,直接开凿运河,如果没有许可就犯了大罪,因此,需要找到管运河的人进行疏通。
康元几番打探之后确定了东城的古玩店,这是胡惟庸的铺子,胡惟庸就是运河修建的第一责任人。
想要求人办事总少不了一些打点。
“两位客官里面请,不知道客官是哪买文玩,还是买字画呢?”一个精明的掌柜看到进来的人衣着气度不凡,当即上前接待。
“掌柜,我想问一下,这文玩和字画有什么讲究吗?”
“达官贵人喜欢文玩,所以他们一般都会赏玩。”
“要是普通的商人学子百姓,他们比较喜欢字画。”
掌柜的暗语很明显,如果你是当官的,想要升官,你就去买文玩,如果你是学子或者是商人,想要投石问路或者办事找靠山,你就去买字画。
“我倒是对字画感兴趣,不知道你们这里最贵的字画什么价格…”
“原来是大客户呀,失敬失敬,请老板辱内详谈,我会将字画一一呈上。”
康元知道这买卖的第一步已经达成了,接下来便是提出要求以及给钱。
掌柜将康源带入内堂之后,拿出一幅字,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四个大字-厚德载物。
“这幅字画是本店的精品,作价十万两,您可以先给一些定金,等到几日之后,这幅字的主人同意买卖,我们便会通知您,如果他不同意售卖的话,您的定金会原路退回。”
“多谢,这是两万两银子,也就是定金,如果卖家同意的话,就来一馆通知在下。”
“好的,请您稍后三日之内一定会给您消息的。”
康元要付定金了之后,便选择了离开,掌柜,等到康源离开之后,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有二十张一千两的银票以及一封书信,掌柜并没有打开书信,而是直接将盒子抱起,匆匆忙忙的出门,向着胡惟庸的府上赶去。
大明皇宫,奉天殿。
“权力和金钱其实是不可分割的,大部分只要拥有了一样,便会向着另一样去争取,这就是所谓的得陇望蜀。”
“这也是官商勾结的根本原因,官员有了权力之后,便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那就要有钱商人,有了钱之后,想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快感。”
“两种人各取所需,便会满足他们的欲望,这种情况是人本身的贪欲和食欲,性欲一样,只能遏制,不能杜绝。”
“那你倒说说怎么遏制?我看你这不是在遏制,而是在放纵啊。”
“一般情况下,想要遏制卖官鬻爵官商勾结的情形,必须要加强律法,还有思想教育,但是你怎么能打开缺口大行其道呢?”
“既然卖官鬻爵这种事情一定会产生,与其四面堵死,让他在黑暗之中悄然发展,躲避我们的耳目,还不如主动露出破绽,让他可以被我们掌控。”
“对于大明来说,不可掌控的或者潜藏在暗处的危险,才是最令人担忧和恐惧的,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留出一个缺口,可以规范整理他们卖官鬻爵的范围路径,那就事半功倍了。”
“卖官鬻爵最大的危害不是堵死了哪些努力之人的上升通道,而是害怕买来官职的人治理不明,或者为了弥补自己买官的损失而鱼肉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所以朝廷允许买卖的官职不过是一些闲职和虚职,除了领一些俸禄,根本就不会掌控权利,说白了这些人都是被架空的。”
“买来的官职不能为他们提供利益,大半的人都会放弃这个途径,当然了,我们也要双管齐下,一边严厉打击私下官职买卖,另一边也要提供一些闲职或没用的官职捐监。”
“既给个巴掌,又给个甜枣,这样才是长久之道。”
“整顿吏治永远是不能够放松的,但是水至清则无鱼,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重要的是捐监也是对朝廷财政的一种补贴,还有就是增加进士名额确实也刻不容缓,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合理的增加取仕比例并不过分。”
兄弟二人辩论了好半天,直到最后朱元璋才拍板。
“如今,朝廷富裕,不需要捐监来缓解朝廷内部的压力,因此,捐监之事暂不被允许,你之前虽然先斩后奏售卖了一个进士的名额,但是并没有酿成严重的后果,看在这次你为朝廷筹集资金,修建京杭大运河的份上,便不追究你的责任了。”
“不过谁都有一个落魄的时候,你所说的这个捐监的办法我会予以保留,如果真的等朝廷揭不开锅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这个办法来缓解一下财政的压力。”
“至于你说的增加进士比例,朝廷予以采纳,让吏部的人进行审核,上报扩招人数。”
朱元璋还是不敢开捐监的这个政策,第一是没有这个必要,第二是他害怕败坏风气,有的时候上梁不正下梁歪,底线是一点一点被渗透腐蚀的,为了大明的励志,还有百姓的生活,朱元璋还是拒绝了捐监这项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