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秋老虎,外面依旧是骄阳似火,花园里的花草树木被烈日暴晒的有些发蔫。
宽敞的议事厅里,四处流动着沁人心脾的阴风,这座旧魏国的宫城,处处都见匠心独运。
张崇义正襟危坐于中央太师椅,心情既有些兴奋,又有些忐忑。
他的两边依次坐着高级文武干将,文臣是主簿杨千钟,参赞政务张居贤,参赞军机李千秋,考功主簿戴梦龙。
武将长史张微,步兵统领、冠军将军常羽,步兵副将冯礼,左卫将军尚修竹,右卫将军向烈。
张崇义三言两语就将徐霖千里献城之事简明扼要地说完,询问文武心腹是何态度。
这个惊天消息就像巨大陨石从天而降,毫无征兆砸在大将军府的上空,文武大臣无不震惊的目瞪口呆,半晌没回过神来。
根据张崇义等人既定的战略部署,原是要在秋后发兵攻打巨鹿、广平、赵郡、常山,年底前把冀州全境囊括怀中,再整兵秣马两三年,徐徐蚕食河南之地,稳打稳扎,有序推进。
今天掉下个做梦都不敢想的大馅饼,薛焉要将潼关献给张崇义。
如徐霖所言,永安城现在是座不设防的无主空城,谁先占据永安城,就有可能雄霸肥沃的关中平原,就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次决定天下大势走向的关口。
可是许多难题显而易见的摆在眼前,潼关距离邺城上千里,跋山涉水派兵过去最快也要二十多天。
陈部魁正在不计代价地猛攻潼关,薛焉能否坚守二十多天,熬到援军抵达?
张微是坚定的出兵派,他掷地有声地叫道:“潼关在手,天下我有。将军,现在可是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我看没必要再商量,赶紧出兵,直接翻过五行山脉,绕过中条山,从风陵渡口渡河,星夜驰援潼关,务必要抢在破关前抵达。”
杨千钟等人一时都拿不准主意,潼关人人想吃,潼关后面的永安城,更是天下诸侯梦寐以求的超级大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