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凡是超过五百两银子的大笔采购,他都会偷偷跑到市面上找几家供应商询价。
只要被他发现军资物品采购价格高于市价,他立刻就跑去跟张崇义打小报告。
今年二月,信都郡一个治粟官负责采购一批制作弓箭的翎羽,虚增了三成价格,贪污白银两千,被他火眼真金识破猫腻,直接报告张崇义。
经大将军府查实后,治粟官被判斩首示众。
幽州军法森严,贪污军资五十两以上,重打一百军棍,逐出军营,剥夺军籍,贬为庶人。
贪污三百两以上,重打一百军棍,剥夺军籍,终身苦役。
贪污千两以上,斩首示众,籍没家产,家人判处终身苦役,永世不得出头。
在幽州,当官的或许还有一些人手脚不干不净,军营里绝对没有人敢冒天下大不韪,那位校尉是近十年来唯一因为贪污而处死的军官。
倒不是说军营里全是志高行洁道德高尚的圣人,而是幽州军营有个惯例,物价在不同季节有所波动起伏,虚增价格控制在两成以内,不算贪污,张道冲大将军予以默许,张崇义也遵守这不成文的规定。
那位校尉之所以犯众怒,是因为他突破了这个底线,在市价上虚增了三成。
最可气的是,一般虚增的银钱,治粟官都会跟本地同僚分享,他是一个人中饱私囊,吃独食了,这种人不死才叫没天理。
要不然张崇义为何不敢公然去公库拿银子给苏清人呢?他也忌惮这貔貅三分呢,如今将军府里的人背后都叫他老貔貅。
这一战于张崇义而言不算生死之战,只是成败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