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京杭大运河中,过了淮安之后的这一带水道情况是最为复杂的。

南宋建炎二年,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命人在滑县扒开黄河大堤,从此以后数百年,黄河都是从泗水汇入淮河,再从淮河河道流入东海的。

由于黄河携带了大量泥沙,所以这一带的泥沙淤积十分严重,河道复杂多变,想要通过这里的船只都必须依靠拉纤翻越堤坝才能进入黄淮,但风险仍然十分巨大,经常发生断缆沉舟事故。

后来官府为了保障运河的畅通,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开挖和疏通河道,修建各种堤坝和船闸,最后建成了清江浦河道,从此以后,漕运船只都从清江浦进入淮河(黄河)河道。

由于此时并不是汛期,上游来水有限,船只通过清江浦船闸时都必须排队等候。

而运河上来往的官船众多,这些官船都可以插队优先通过船闸,所以一般的民船通过清江浦的时间会被拖得比较长,有时候甚至会拖延四五天才轮到。

赵鸿义和苏惟钧在清江浦船闸外等候了两天,才与二十来艘船只一起进入船闸。赵鸿义发现那顾长江的船队居然通过了钞关,也跟了上来。

清江浦的出口也是洪泽湖的出口,两者在这里共同汇入淮河(黄河)干流河道。

苏家的船小,又没有载货,船速比起货船要快很多,进入黄河之后,很快便遥遥领先,将其余的船只抛在了后面。

从清江浦到徐州这一段黄河河道淤积比较严重,加上又是枯水期,所以河面看似宽大,但实际上能够行船的河道并不宽敞,河面下密布着浅滩沙洲。

苏惟钧命令船工略微放慢速度小心行船,又行了一日,来到了桃源县和宿迁县之间。此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了,风又大了起来,天上也开始下起了雨,寒风刺骨。

船工建议靠岸停船避一避风雨,等第二天再走,苏惟钧与赵鸿义商量了一下,便同意了。

几个船工开始操控着船靠岸,谁知船刚刚调了个方向,忽然之间狂风大作,只听得外面“噗通”一声,正在撑船的一个船工没站稳,竟然一下子被风吹到河里去了,其余三个船工则比较幸运,死死抓住了船桨,没有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