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个句子形容得不错。”汪立诚默默点了个赞,又问道:“对了,不知今年的县试和府试贤弟可通过了?”
赵鸿义微微一笑道:“上月的府试小弟已侥幸过了,如今只等院试了。”
“哦,恭喜恭喜!看来贤弟这秀才是十拿九稳了。”汪立诚笑道。
赵鸿义道:“如今四书文我倒是有些把握,就是五经文写得不是很好,想寻个先生指点指点,但都没有合适的。”
因为赵鸿义认识的人里,苏惟钧治的是《易经》,而社学的刘夫子治的是《尚书》,对于赵鸿义选择的《诗经》都不太在行,所以他们两个也是爱莫能助。
汪立诚问道:“不知贤弟选的是哪一经?”
“诗经。”
“哎,巧了,愚兄的本经也正是《诗经》,贤弟何不来找我?”
这真是打瞌睡碰到个枕头,赵鸿义十分欣喜道:“当真?那这回我可要麻烦汪兄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于是汪立诚给赵鸿义指点了一个下午的文章,末了还让赵鸿义有问题尽管去找他。
“贤弟最好能每天到我那里去,我给贤弟每日讲解题目,批改文章,这样学得快些。”汪立诚建议道:“可惜我家中房屋窄小,不然就让贤弟住在我家里了。”
赵鸿义心道:有钱还怕没地方住?实在不行就去苏家那里住,反正跟苏惟钧都那么熟了,厚着脸皮去蹭住一个月还是可以的。再说自己还要写话本,让苏惟钧这个合作伙伴给自己提供一下住处也很合理吧?
于是赵鸿义便与汪立诚约好每天都去他家里学习一个下午。
第二天赵鸿义果然去找苏惟钧借房子住,而苏惟钧也很干脆地让赵鸿义住到原来那个小院中。赵鸿义立马将自己的个人物品都打包搬到了苏家,开始了两点一线的隐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