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学堂放假了

在元朝的科举制度中,因为对唐宋以来科举考试内容不满意,朝廷开始将考试范围限定为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并考诏、诰、表等应用文写作和策论。

到了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明朝的时候,将元朝的科举制度大部分继承了下来,将理学定为官方学说并且捧为真理,规定考生不得有自己的思想,答题必须要按照标准答案里的思想来写,美其名曰“代圣贤立言”。

这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就是《四书章句集注》,也就是说,这是考试标准参考书,考题和标准答案都是从这书里面出。想参加科举考试只背四书五经还不够,还必须把这本书读熟读透,最好是能背下来,而这《四书章句集注》一共有约28万字……

赵鸿义光是听到这个数字就感觉脑壳疼,而现在他还要把这么多字的书背下来,理解透,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想靠科举改变命运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好在这对所有考生来说都一样难,就看谁能力强和运气好了。

……

赵鸿义平淡的学堂生活只持续了几天时间,居然又不用去上学了,因为学堂放假了!他本来以为这是因为天气太热放暑假,但其实根本不是他想像的那样。

这时已是六月下旬,大部分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进入最繁忙的时节,要进行早稻收割并晒谷入仓、犁田除草、晚稻插秧这几项任务,而且时间非常紧迫,必须赶在立秋前完成晚稻插秧,不然错过了无霜期晚稻的收成就没有了保障。

所以这时候是最缺劳动力的时候,所有农家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恨不得一个人掰开成两个人用,很多家庭连小孩子也要下田帮忙,所以学堂才会放接近一个月的农忙假。

但是这跟赵鸿义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家的几亩田都租给大伯家种了,他根本不需要种田,所以这农忙假对他来说和前世读书时的暑假毫无区别。

不过赵鸿义也没有因此而游手好闲,刘老夫子是给他布置了暑假作业的。

一是背书,《孟子》有三万多字,运用他的超强记忆力,争取能在放假期间背完。

二是练字,因为科举考试时卷面印象分非常重要,写得一手整齐漂亮的字会让阅卷阅得头晕眼花的考官看得非常舒服,印象大好,即使文章略差一点也会手下留情,堪称是另一种形式的靠脸吃饭。所以能考中秀才以上功名的人大多数都能写一笔好字,甚至有些高手写出来的馆阁体就像印刷品一样,令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