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和尚

与此同时,影龙卫已经奉旨将京都的大小寺庙全都封了起来。好些人都不知道这是何故,一个个胡乱猜测,甚至有人怀疑朝廷是不是又要开始禁佛了。直到刑部贴出通缉及悬赏告示,众人这才知道昨晚竟发生了那么大的的事,纷纷议论了起来。

“官家这消息不会是假的吧?这寺里的和尚们可都是吃素拜佛的出家人,怎会做出这种违反戒律的事呢?”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满是怀疑地问道。

“出家人怎么了?出家人也是人,是人就有欲望,有欲望就会生出不轨之心。难道你们都忘了五十年前青莲寺里那和尚做的那些腌臜事吗?”一个大腹便便的商人不屑地反驳道。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都沉默了,毕竟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听家中长辈说起过青莲寺的事。

五十年前,正值圣朝的第三任皇帝临朝。当时,山南道云安府有一座远近闻名的青莲寺。青莲寺平日里寺门大开,夜不闭户,为过路行商及无家可归之人大开方便之门。传闻其主持永明法师慈眉善目、佛法精深,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以致百姓传言,青莲寺灵验至极,凡有所求,必有所应。时任大理寺少卿的狄越闻听此事,也想去青莲寺拜访一番。而正是这一次的拜访,狄越竟揭开了青莲寺和永明法师的真正面目。

身为大理寺少卿的狄越办案无数,有着远超于常人的敏锐感觉,在他入住青莲寺的当晚,他就感觉到青莲寺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果然,事情不出他所料,在经过一番明察暗访之后,狄越终于查明,青莲寺根本不是什么有求必应的檀林宝刹,而是一座藏污纳垢、掩人耳目的销金窟;永明法师也不是什么得道高僧,而是一名杀人越狱、潜逃多年的死囚。

经过狄越的调查和审理,世人这才得知,在永明法师担任青莲寺主持的这十年里,他的手上一共沾了三十七条人命,而这些人多是过路的行商或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查获的赃款共计十三万七千四百两,抵得上云安府半年的府库收入。而云安府尹就是永明法师的保护伞,与他沆瀣一气、共分金银。最终,永明法师被判凌迟,云安府尹被判斩立决,两人的头颅被悬于城门示众,查获的金银赃款也全部退还给受害者家属。青莲寺被拆毁,僧众被勒令还俗,有家人的遣回原藉,为朝廷纳税服役;没家人的送去边境开荒建城,充作兵员。

此事过后,朝廷开始了一场“禁佛运动”,主要表现有三:其一,重新统计全国的僧尼数量,并造册登记,由朝廷负责度牒管理;其二,严格限制出家人数,严禁私自剃度,违者全部送去戍边;其三,严格控制各府县的寺庙数量和规模,违者全部拆毁。这一举措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一项国策。

这时,人群中站出来一个农民打扮的人,指着告示恨声骂道:“这群秃驴,平日里占着那么多的土地,也不用向朝廷缴纳税赋,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的,日子过得如此滋润,如今竟然还敢杀人,简直是岂有此理。照我说,我等不如联合起来向朝廷请命,请求收回他们的土地,然后把他们发配去做工好了。要是你们同意,我耿标第一个按手印。”

这番话“一石激起千重浪”,在场之人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一度吵得不可开交。

“别吵了,我们听听殷公子的说法。殷公子是我朝知名的大才子,他的话一定有道理。”一名大汉大声喊道。他的嗓音像铜锣一般响,一下就震住了在场众人。

大汉话音刚落,只见一个文质彬彬、面如冠玉的读书人满脸笑意地走了过来,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才子殷封。他出身穷苦人家,又经常写一些有关民生的诗作,在百姓中很有声望。

“在下殷封,见过诸位父老乡亲!”殷封举止得体地向在场众人施了一个书生礼。

“殷公子客气了。”大汉哈哈大笑,指着耿标道,“殷公子,您读的书多,知道的道理也多,您说说,他刚才说的话可有道理?”

殷封看向耿标,笑道:“这位大哥,在下刚到此处,不知你刚才说了什么,可否方便将你刚才的话复述一遍?也好让小弟有个判断。”

耿标红着脸将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长这么大,这还是头一次有人这么礼貌地称呼他呢。

殷封听完,皱了眉头思考了一阵,然后道:“在下以为,这位大哥的话颇有道理,若是你不嫌弃,在下愿意替你写这封请愿书,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耿标愣了一下,像是不知道该如何回话,却见先前那大汉突然摸了摸下巴,他立即点头道:“那就麻烦殷公子费心了,说不定朝廷还能把收回的这些地分给我等呢。”

这后半句话虽然像是无心之言,却被有心之人听到了,他们纷纷对着殷封道:“殷公子,我等也愿意联名,请你帮忙写这请愿书吧!”

“也好,耿大哥,麻烦你去那边的书肆借份纸笔过来,在下当场就写这请愿书,待会儿与诸位父老乡亲一同前往京都府,向朝廷请愿。”殷封露出一个计划得逞的笑容,对耿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