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改革的火种

一名年轻官员上前一步,跪地叩首:“陛下,微臣必不负重托,为大明百姓鞠躬尽瘁!”

崇祯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露出一丝欣慰:“好,朕记住你的名字了。刘恒。”

清晨,朝堂上肃穆庄严,百官依次入列。崇祯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平静却锐利。他缓缓开口:“今日,朕决定让刘恒呈报两广改革的最新进展。”

这句话落地,满朝文武一片哗然。顾承山拱手说道:“陛下,刘恒虽有才华,但毕竟年轻,这样重要的国策汇报,是否应由更资深的大臣承担,以免疏漏?”

“疏漏?”崇祯目光冷峻,声音微微拔高,“顾尚书,你是否怀疑朕选的年轻人连一份汇报都做不好?”

顾承山一时语塞,只能低头道:“微臣不敢。”

刘恒上前一步,跪地叩首:“陛下,微臣虽才疏学浅,但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好。”崇祯微微点头,挥手示意他开始。

刘恒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他身着青袍,虽年轻,但神情从容。他打开手中的卷轴,用清晰的声音说道:“两广改革自试点以来,共推广高产作物三万亩,粮仓增储五成。赈灾效率提高,百姓负担减轻。然而,微臣发现,部分乡村在分配粮种时仍有士绅干预,需进一步加强监督。”

他的陈述条理分明,数据详实,甚至提出了一些颇具建设性的建议。殿内的议论声渐渐低了下去,许多老臣不由自主地点头。

“刘恒。”崇祯打断他的发言,语气平静却带着试探,“这些数据和分析,都是你亲自统计的吗?”

“回陛下,是微臣带队在两广实地调研所得。”刘恒回答得干脆利落,目光坦然。

殿中一片寂静,崇祯微微一笑,语调轻松却掷地有声:“看来,这些年轻人,比某些只会坐而论道的老臣,更懂得如何接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