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点头应道:“是,奴才这就去办。”
随即又补充道:“另外,让户部与兵部联手,调阅所有涉及北仓的物资记录,朕要知道这些物资是从哪里来,又将运往何处。”
王承恩闻言微微一愣,迟疑地问:“陛下,这样大规模的行动,是否会引起朝堂的警觉?”
崇祯目光锐利:“正是如此,朕才要借此机会敲山震虎。”
次日,崇祯在早朝上果然提及北仓的异常。他一改往日温和的语气,言辞犀利地说道:“近日,玄卫查明北仓有一批可疑物资,疑与辽东军情相关。朕已命人彻查,但若有人心怀鬼胎,妄图掩盖真相,朕绝不姑息。”
这番话一出,朝堂上下顿时一片寂静。几名与北仓有直接关联的官员明显脸色发白,而宦官派的曹化淳则低头不语,显然在试图揣摩皇帝的用意。
崇祯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沉冷:“朕需要的是一片铁板般的朝堂,而不是一个满是漏洞的体系。魏忠贤余党之事,朕已经有了眉目,无论是谁,都别想逃过朕的手掌。”
退朝后,崇祯再次回到养心殿,心镜术中那些朝臣细微的情绪波动一一浮现脑海。有些人的畏惧,有些人的暗藏不安,都成为他接下来的行动线索。
“余党的底气,不仅来自隐秘的网络,更来自某些朝臣的庇护。”崇祯冷冷说道,“朕会让这些人明白,站错队的代价是什么。”
夜色渐浓,窗外的风声逐渐变大。崇祯坐在书案前,可以预见接下来的行动将更加危险,但他的目光中没有一丝退缩,只有冷静与决绝。
玄天策忽然弹出一条提示:【发现一份新的密报,疑似来自北仓的另一线索,是否立即查看?】
崇祯眯起眼睛,冷冷说道:“打开。”
他目光锐利地盯着玄天策界面弹出的新密报。密报内容显示,一位驻守北仓的低级文吏在紧急调动物资时,发现了一些不合规的出仓记录,其中涉及一批标注为“军器”的物资。更为可疑的是,这些记录的批示人,与之前名单上的某位地方官员相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握紧密报,冷笑了一声:“看来,终于有了更多破绽。”
他迅速指示玄天策:【模拟北仓相关物资的流向,并分析记录中异常批示背后可能牵涉的利益链。】
玄天策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分析中……】
【分析结果:
1. 北仓物资大部分流向辽东周边,但部分物资记录显示,其真实去向被篡改,疑似流入民间或后金势力控制的区域。
2. 涉及的批示人,隶属于名单中某地方势力,该势力与京师绸缎行有长期交易记录。
3. 进一步模拟表明,北仓与后金可能存在秘密通商,借此为后金军队提供物资补给。】
崇祯的目光渐渐冷了下来。他意识到,魏忠贤余党不仅在内廷谋乱,还通过控制地方官员和物流渠道,与外部势力建立了隐秘的输血网络。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明的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