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百家初现,论语抡语

他要想在诸子百家现世、百花齐放后。

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大秦的实力,横扫六合,结束人族内乱纷争,尽可能减少人族总体伤亡的话,还得好好谋划一番。

数十年后。

李耳率先创立了道家,并且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放弃使用各种器械和工具,以最原始的生活耕种和生活。

至于国家治理方面,他也提出了“小国寡民”的建议。

国家小,人民少,社会结构简单,欲望就少,没有内卷,更加容易顺应自然。

道家一出现,很快便得到了一众躺平者的拥护和支持,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而孔子在这数十年间,也长成了一名身高两米四有余,肌肉孔武有力的壮汉。

他离开故地,周游列国,结合自身的想法与当前人族的情况,创立出了“儒家。”

儒家主张“仁”和“礼”,强调君臣父子之间的道德关系。

并且提倡“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使一切言行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口才极好,加上这些年周游列国,门下很快有了一批追随者,号称三千弟子。

其中,孟子和荀子,便是三千弟子之中的佼佼者。

为了让儒家思想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成为人族之中最有影响力的教派。

孔子和孟子、荀子的一番合作之下,记载着儒家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论语》便凭空问世了。

孔子率领着门下三千弟子一边周游列国,一边传播《论语》。

很快,《论语》便在诸多国家、百姓之中广为流传。

许多人族甚至是诸王都对其中的“仁”“礼”“义”十分认同。

儒家思想,以及《论语》如同一阵无形的狂风般,很快便席卷了人族,彻底超越了李耳创立的道家,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教派。

昆仑山之巅,玉虚宫中。

感知到这一切的元始天尊嘴角不禁浮现出得意的笑容。

因为孔子,便是他的分身。

至于孟子和荀子,则是他两个好徒弟广成子、赤精子的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