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以诗试君言春未晚1

昨夜风起昨夜思,寂寞楼临寂寞人。

十四年赍未酬志,三十秋凭不死身。

良辰无计长宵短,天光初醒雾气深。

晓看堂前红消雪,若无芳心莫言春。

长夜将尽,静坐有思,抬见庭院南隅海棠花开,遥寄太子。

……

天欲亮,雾蒙蒙,谢府门前,朝服在身的谢玿与一身素色的资良瑜相对站着,两只手紧紧地十指相扣,眼中情愫暗涌。台阶下,护送灵枢的队伍静候着,白色的身影模糊在黯淡的光线里,像垂首夜行的鬼,沉重寂静。

谢玿深深地凝望着这张最熟悉,而与记忆相比又过分年轻的脸庞,将有段时间见不到了,留他独自伫立在艰难之时。

视线昏暗,丧亲的悲痛、未来的迷茫如雾气散开,此刻谢玿只想紧紧抓住眼前之人,好遏制住在心里如涟漪般层层扩散的不舍。

他的眼中有千言万语,最后都凝成抓住温暖双手的力度与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

“保重……等我。”

资良瑜回望着谢玿的眼,眼里柔情似水,他没说话,只是带着丝浅笑点了点头,而后挣开谢玿的手,抬步朝阶下走去。

谢玿忍不住,跟了两三步,资良瑜驻足回头,冲他微微一笑,目光交融,只听他声音温柔,道:

“寒露深重,回吧。”

资良瑜归入队伍中,站在灵枢旁,下令:

“启程。”

没有丧乐,没有纸钱,只是沉默地低着头,无人面带喜色,只是一味地向前走。

队伍走出这条贵人巷,在宵禁结束行人多起来前,他们便会走出城门。可随着队伍的走远,谢玿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那灵枢里也装着谢玿的心,随着资良瑜的离开也逐渐变空。

在门前静静地站了一会儿,谢玿一抬手,便摸到脸上冰凉的水渍,不自觉地,眼泪就落下来,真是奇怪。

……

好难受。

然而这种空虚感并未持续多久,谢玿便前往大理寺受训。

说是受训,其实主要以谢玿自己罚抄律法为主,一遍又一遍,抄上一个时辰。大理寺人人各司其职,实在没有什么闲职人员专门来说教谢玿,至多是在谢玿离开前,对所抄律法进行检查并提问罢了。

至于那所谓“直至悔过,方可官复原职”,更是一场空话,谢玿悔不悔过不重要,一切都得看皇帝的心思。不过左右都是五寺,于谢玿而言倒是行动少些拘束,只是大理寺设在宫外,他罪臣之身,不能随意出入皇宫,倒是头疼。

满怀心事地抄了一上午书,谢玿停下笔,眉头微蹙,扭了扭发酸的手腕。

有几位领主昨日已经抵达京城,淮远侯、屏燕王、平王、质南侯、以及皇帝的小儿子谦王,正在城外驿站休整,而扶摇长公主、缇章侯、岭南王、禄王将于明日抵达京城。

领主们沐浴过后洗去风尘,便可穿戴华丽入宫面圣,住在皇帝安排好的宫殿里。后日,皇帝将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为诸位远道而来的领主们接风洗尘。

濯王呢?

并未听见他的任何音讯。此次封禅,不知他是否会应召入京。濯王既然隐姓埋名这么多年,是否会露面,还真说不准。

“大人里面请,您要见的谢大人,就在屋里。”

“好,多谢。”

谢玿的注意力的被屋外的动静吸引,有人来了。

谢玿搁下笔,托腮,看着门口,等着那人进来。好熟悉的声音,卫卿?

薄棉帘子被一只手挑起,卫邈半个身子便探进来了,一抬头,便见谢玿托腮看着他,有些懒洋洋的,那双水润的眼睛仿佛在问他:你怎么来了?

谢玿没有要起身行礼的意思,卫邈也便省去寒暄,这样也好,两人私下里,倒也不必过于拘礼,更亲近些。

只是一进屋,卫邈便察觉到屋里有些不对劲,他站住,环顾四周,忍不住皱眉道:

“怎么连个炭火盆子都没有?这屋子这般冷,大理寺就是这般对你的吗?”

谢玿有些意外,随即心里一暖。卫邈何时对自己这般上心了?好像春蒐那日,他……也挺关切的。

“是我让人熄了,不是大理寺的过失。静坐不动,只是抄书,若再受炭火烘烤,便要昏昏欲睡去了。”

谢玿笑了笑,接着道:

“你若觉得冷,我再点上便好。”

卫邈无言,倒也不是真冷,只是见不得大理寺如此怠慢谢玿,只是见不得谢玿受苦而已。

“无碍。”

卫邈说着,一掀衣袍,在谢玿对面盘腿坐下。他身下垫着棉垫子,倒也不会冻人。

待卫邈坐住,谢玿才问道:

“卫卿,此番前来,可是有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