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的怒骂声此起彼伏,然而宁远却依旧面不改色,负手而立。
就在这时,田弘遇率领皇城司指挥使匆匆赶到。
他自是一眼便扫视到了挂在旗杆上的宋度宗尸体,心中一震:宁远真的弑君了。
同时心中隐隐有些激动,若是宁远当了皇帝,他便有了从龙之功,到那时,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差不了多少。
再听着那些群臣在那怒骂宁远,只觉听着刺耳,拔刀砍了一位叫得最欢的,踩着他的尸体,怒骂。
“都给我闭嘴!陛下昏庸无道,宁公子此举乃是为了天下苍生。你们这些人,只知愚忠,却不看看这天下被那狗皇帝祸害成了什么样子。”
群臣被田弘遇的举动震慑,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但很快,又有一些胆大的大臣站出来指责田弘遇。
“田弘遇,你和宁远同流合污,我们还未与你算账,你如今还敢擅杀大臣,你……”
那人话未说完,田弘遇抬手又是一刀将他头颅砍下。
“还有谁?”
“你……”
无需田弘遇再出手,在他身后站着的皇城司指挥使上前一步,纷纷拔刀。
群臣面面相觑,瞬间噤声。
田弘遇持刀指着他们鼻子骂道:“当今天子无道,使得大宋面对蒙古节节败退,割地赔款,百姓苦不堪言。而你们这些所谓的忠臣,却只知一味维护这个昏君,置天下苍生于不顾。”
群臣中有人面露愧色,但仍有顽固之人梗着脖子说道:“即便如此,弑君也是大逆不道之举。蒙古虽强,但我大宋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抵御外敌。”
田弘遇冷笑,“简直可笑至极。宁公子死守襄阳,为大宋抵御蒙古大军,立下汗马功劳。若不是宁公子,襄阳早已沦陷,蒙古铁骑长驱直入,大宋危矣。可那宋度宗?不但不领情,反而要谋害宁公子。居心何在?不如死了算球。”
有大臣辩道,“宁远作为郭靖弟子,守襄阳乃是职责所在,即便有功,也不能成为他弑君的理由。”
田弘遇怒目圆睁,“职责所在?那你们这些人在朝堂上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的职责?宁公子为了太天下百姓,抛头颅、洒热血,而你们却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如今陛下昏庸无道,宁公子杀之,乃是替天行道。”
就在田弘遇和那些大臣争论不休时,宁远微微抬手。
宁远连皇帝都敢杀,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众人见他抬手,纷纷畏惧于他,立刻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