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说罢,温祥卿也接着说:
“百姓也不叫他将军,也不叫国公,就叫他蓝和尚?我和广洋听得一愣一愣,简直是闻所未闻!”
哦?
众人一下傻了——
蓝和尚?
这名字乍听怪怪的,稍加琢磨又觉得很顺溜?
刘伯温怔了一下,忽然笑了:
“好!好啊,这样最好!可见百姓还是喜欢他啊,不想见他出事,所以叫喊蓝和尚……”
嗯嗯,
众人都点头——
的确是这个道理,毕竟这两年那么多事,也都没有真凭实据,这次还下了诏狱,结果呢,竟然是陆聚谋反!陆聚谋反,胡惟庸就脱不了干系,可见百姓是知道善恶是非的……
聊了一会儿,
汪广洋又说:“恩师,近日听说皇上心情很不好,又在内苑里写小纸条……胡惟庸他们却很高调,学生担心会出什么变数啊?”
嗯嗯,
刘伯温点点头:
“我也想到了,皇上很可能有大的动作……我们都要谨慎,你们各自回去,都把这几年办的事情捋一遍,查缺补漏,不要留下把柄……”
他当然也记得——
陈友谅全军南下攻打时,老朱也是在写小纸条。每当这个时候,就是他最敏感多疑的时刻,一定不能犯下任何差错。
众人看他说得严重,都一起行礼:
“学生等明白。”
刘伯温这时又想起了陆聚谋反的事,一下子忧虑重重,娓娓说:“民间投书说沐英是奉旨平叛,皇上到现在还没有说话,实在令人费解啊……”
众人也都听到了,早就觉得事态诡异,这时汪广洋说:
“恩师,我想,是不是矫诏啊?否则皇上为什么不说呢?”
啊?
矫诏?
众人一下凛然。
刘伯温摆摆手,低声说:
“别瞎猜,静观其变吧……”
嗯嗯,
众人想到如果真是矫诏,那就是大明朝二十年来第一次了。这种时候皇上要是没有大动作,那才真见了鬼了!
……
这时,
胡惟庸在涂节府中,却是哈哈大笑:
“蓝和尚?哈哈哈!笑死胡某了!蓝玉啊蓝玉,你也有今天?灰溜溜的出来,都被人叫和尚了!”
哈哈哈哈!
众人也一起大笑,感觉畅快不已。
不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