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祖宗肯配合,下人们都很高兴。
而孙太医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在京城安安稳稳三十多年,马上就能到可以告老还乡的年纪。
谁知被三皇子就这么从京城带出来,现在还要上战场,他这一把老骨头,会不会回不来啊!
真是欲哭无泪,三皇子还不配合!
等了许久,这祖宗终于出来了。
还是李亭书有办法,他真是个大好人!
李亭书不会骑马,孙太医年纪也上来了,最好还是坐马车慢慢走。
三人带着沈羽还有十几个侍卫上宴城,走了两个月才到,江临川在城门口等他们。
这一路上他们走的很顺利,沈淮书将一切都打点好了。
江临川一见到萧嘉屹,就给他行礼,然后请他入城。
李亭书扶着孙太医走在后面。
他们走的这两个月,沈护没等萧嘉屹来,就拔营出城。
等他们到的时候,沈护已经和倭寇交上手了。
江临川说:原本倭寇是想十月突然打大齐一个措手不及。
可沈将军七月就发难,倭寇死伤惨重,他们给大齐皇帝上书,说这是挑衅吗?
这二十年来相安无事,大齐一定要在这时候和他们闹掰吗?
他们可是每年都有上供!
李亭书在一旁听得奇怪:“你们都喊他们倭寇,他们那个国家没有名字吗?总不能每年来上供都称他们倭寇国吧?”
江临川笑道:“当然有,只不过我们私下只会喊他们倭寇,他们是流丘国,说自己是什么达和民族。”
李亭书听完这个名字,他怎么这么耳熟?
临川哥有口音?
不会是他想的那个民族吧?
额。
琉球国?
额。
好微妙啊。
萧嘉屹也笑起来,他曾经也见过流丘国的来使,长的十分矮小,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说他们是大流丘国。
这些年总是像蚊子一样侵扰边界,但从来只是小打小闹,不致命,但让人恶心又烦躁。
现在还倒打一耙。
他们以为舅父攻打他们是大齐皇帝下的命令,只要讨好皇帝,就能停战。
可这次他们想错了。
无论京城会不会下发停战的旨意,他们都不会听。
他们最好期望舅父这次去只是想抢他们的船,而不是冲着灭国去的。
毕竟,他们的国也挺小的。
萧嘉屹曾经见到过地图上的流丘国,就小小一点,也就比篱州大一些吧?
他们要在晏城休息几日,才往流丘国走。
李亭书一直在看大齐和流丘的地图。
这地图,好熟悉啊!
他问江临川:“这个民族是不是很讨厌胖子和小男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