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玄遂取出玉兔,光华照人,似月光下之皓影,轻声道:
“此便是羲和的转世之身,此前一直栖息于金鳌岛之上。”
女娲娘娘闻此言,心中暗道:
“这便是了!金鳌岛碧游宫乃是圣人之道场,若羲和自昔日已然隐居于此,求之未果,亦所不怪。”
思及此处,神色渐释,然复又问道:“那你为何今日又要将她送出呢?”
道玄神情略显凝重,答道:
“娘娘,事出有因。
虽说羲和转世于玉兔之身,然今之卸命,实乃时势所迫。
此次时机已到,故我不得不提前将她带出。”
女娲细听,眉头轻皱,思索片刻,方问道:
“羲和既为天命所系,汝又何以确保她安然无恙,能否得救?”
道玄略一沉吟,目光坚定,言道:
“适逢道途未必平顺,然以吾之法力与您之法则共济,或可应对突变,保她周全。”
女娲点头,目光变得温和,心界已然决定,语气柔和地督促:
“既然如此,助汝一臂之力,吾当倾力相助于此,保羲和平安。
然行此道者,需因时而动,切勿生疑,以防意外。”
道玄感佩顿生,心念激荡,“多谢娘娘赐予厚望,今日所行,必为世间之正道,欲护羲和于万劫之外,合力共敛风波。”
言罢,众生幻想与气机具现,欲图救赎明媚之光,再度迎向前方黑暗之路。
道玄恭恭敬敬,面带诚恳之色,言道:
“弟子原本欲助羲和于其再次化形之后,再来求娘娘。
然自她随弟子修行已有万年,常听师长讲道,却始终未再化性。
是以弟子心中计议,或许将她带至太阴之神身边,助其修行,俾其得益于嫦娥仙子之教诲。”
言至此,略带忧虑,复又续道:
“然嫦娥仙子如今被禁于广寒宫之中,弟子却无缘入内,心下甚觉无奈。”
女娲娘娘静思片刻,心念转动,略显赞许之色,暗道:
“禁制嫦娥者,乃圣人所施,自然难以轻易接近。”
目光扫过他怀中的玉兔,似有所觉,遂点头应允:
“恩,此事本宫应下了。”
道玄心中大喜,随即恭敬问道:
“谢娘娘,弟子感激不尽?”
女娲娘娘微微一笑,目光流转,问道:
“汝既至此,必有他事欲托,莫非有关花果山之五彩石乎?”
道玄面色沉重,微微点头,凝声应道:
“正是如此。五彩石孕育一仙胎,弟子欲将其收为弟子,望娘娘准许。”
女娲闻言,面上神情微动,心中暗道:
“五彩石乃是本宫补天时所遗,具洪荒之气,然此仙胎若能为汝所收,引导有道,自可庇护一方。”
思及此处,遂开口道:
“然汝此事,须视其缘分,倘若五彩石自愿而行,则无妨;然若其心不愿,则不可强求。”
道玄恭容应道:
“弟子自知不可强迫,自当以诚相待,若五彩石愿意随弟子修行,自然无异。
然若其惧于变化,或有犹疑,则弟子愿借娘娘之力,以助诱之,加以庇佑。”
女娲思虑片刻,轻声叹道:
“此番之事,既涵及五彩石,乃本宫之旧物,然若汝志存高远,愿为正道,亦可一试。”
道玄闻之,心中感激,立身拜谢:
“多谢娘娘恩赐,弟子定不负期待,谨守道义,助五彩石化为仙,继承正道之传承。”
女娲轻轻颔首,目光深邃,如藏星辰于其中,淡淡言道:
“行此道者,须有志有德,方可安然无恙,然今之局势,变幻莫测,需倍加小心。”
道玄闻之,心中感激,立身施礼:“弟子必将小心行事,绝不妄动,若有所变,定会及时禀报。”
女娲微微点头,神色间增添几分温柔,仿佛已然怀有百般算计。
二人当下俱是无话,气氛微寒,静默无声。
道玄自觉时辰已晚,心中明白不宜久留,遂起身告辞,面色端庄,恭敬施礼,言道:
“弟子叨扰娘娘,恳请恕罪,今当回归,顺道谨遵教诲。”
女娲娘娘缓缓点头,神情间透出几分温和,随即道:
“汝今日所言,皆为大事,然事关深重,切须审慎,勿忘本心。”
道玄一听,心中感念,她言罢,遂又道:
“多谢娘娘教诲,弟子自当铭记于心。”
言尽,道玄凝神告别,缓步退去,披风摇曳,转身离去,心中暗念:
今日所言,虽有隐忧,然女娲之助,必能让我事半功倍,冀望于今后,更加精进。
女娲目送道玄渐行渐远,心内思绪纷飞,略有所感,便轻声叹道:
“愿汝前行顺遂,成就一番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