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商道外交

新月初升的南海港口,一支特别的队伍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这是明德商学堂精心组建的"商道使团",他们的使命是通过经贸外交,化解航路争端。

"记住,"叶知秧对使团成员说,"我们不只是去谈生意,更是去搭建理解的桥梁。"

使团由三部分组成:

- 商贸专家,精通各国贸易规则;

- 文化学者,熟悉东西方习俗;

- 技术人才,了解航海和工艺。

领队是李元锋,这些年他不但精通商务,更深谙外交之道。

第一站是西方商团的总部。当地商会对这支东方使团颇为好奇——他们既有商人的精明,又具学者的气度。

"我们来谈一笔大生意。"李元锋开门见山。他展示了一份详细的贸易方案:以技术和知识作为贸易的重要内容,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商业关系。

"这很有趣,"西方商会的会长认真研读方案,"但具体怎么操作?"

一位年轻的商学堂学生站出来,用流利的西方语言解释:"比如航海技术,与其单方垄断,不如建立合作研发机制。这样能降低成本,也能促进技术进步。"

他举了个例子:西方的远洋技术与东方的近海经验结合,可以开发出更安全高效的航路。双方共同投资,共享成果,远比相互封锁更有利可图。

这个建议引起了商人们的兴趣。确实,维持海上垄断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滋生了大量海盗和走私活动。

正当讨论逐渐深入时,一个意外的访客到来——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航海家协会会长。他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最近有几艘采用西方航线的商船在风暴中遇难。

"如果能及早了解东方的气象经验,"他说,"也许就能避免这些悲剧。"

李元锋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了"航海安全合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