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自行车

明末封疆 杰木 1790 字 10天前

“链条就是一个齿轮带动另一个齿轮转动就可以了,尽管制造成本大一些,但技术上倒是没有多少难度。”

“齿轮?”

魏渊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齿轮这种东西在明朝就已经出现了吗?范尼好像看出了魏渊的疑惑,他补充道:

“伟大的达.芬奇改进了老式的齿轮,过去的齿轮齿与齿之间不能很好的齿合,因此达.芬奇加大了齿轮之间的空隙,尽管这种新式齿轮由于缝隙较大经常出现松动,但已经能够很好的起到连接的作用了。中华的工匠们个个巧夺天工,我相信他们做出来的齿轮必然会更加精密准确的。”

“原来如此!”

这个时代科技的发展程度远比魏渊从书本上读来的那些枯燥的文字要精彩的多,范尼的话更是加深了魏渊制造出真正自行车的信念。

王徵在一旁看到满脸期待的魏渊,也是打心眼里期待能够参与到这次科学研究当中。但过去失败的经历很快便在他心头浮上了一片阴云,王徵在一旁以过来人的口吻谨慎的劝说道:

“大人,请恕老朽之言。这项发明只怕难为世人所接受啊!当年老朽就想着把四轮的自行车在家乡广泛的推广起来,但却遭到了同僚的鄙视与乡里的嘲笑。他们说这东西没马跑得快,没牛托的多,而且制造起来还费时费力,真不知道为何要花大把的时间和金钱来搞这种东西出来。”

王徵的话魏渊深以为然,他自己确实也曾认真的思考过在明代自行车推广以及使用的困难所在。首先就是王徵所说的世人难以理解,养马养牛这种畜牧养殖业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与其费时费力的制造实际意义并不大的自行车,倒不如养马养牛来的实际。其次就是生产成本上,

明代的中国没有现代化工厂和生产流水线,就算齿轮和链条这两项技术困难通过能工巧匠成功的克服,但按照魏渊心里要求的现代自行车概念,制造一辆如此的自行车显然要比牛马这种牲口成本要高出许多。再者,由于明代并没有橡胶,可以想象在并不算平整的古代道路上,骑行起来的颠簸程度可以想象。

尽管困难重重,但魏渊对于制造出现代自行车却有着很强的信念,他之所以如此执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现代自行车存在着极其重大的军事战略价值。

1888年现代自行车刚刚产生的那一年,英国人就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自行车部队,由于其所带来的巨大示范效应,西方各国于是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自行车步兵团。在之后的历次战争当中,自行车的军事价值和发展前景得到了西方各国的普遍认可。

即便是在坦克、飞机、导弹大放异彩的一战、二战期间,自行车兵团同样在欧亚大陆的各个战场也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苏德战场上,纳粹德国广泛使用自行车来配合以坦克为主力的闪电战打法。日本也曾经在东南亚战场,凭借着大量使用自行车,疾驰猛进,打的英军措手不及,从而连战连捷,一举拿下了新加坡。在抗日战场上,八路军386旅的旅长陈赓也曾经使用自行车战术,成功的对日军完成了一起歼灭战。

在炮火连天的现代战场上,自行车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魏渊相信,在火器刚刚推广,大刀长矛仍是战场主力的冷兵器时代,自行车一定会具有更大的军事战略价值。明军虽有骑兵,但远远达不到全军配给的程度,古代战马的行进速度是每小时三十到三十五公里,现代自行车一般人的话也可以达到每小时十五公里的速度。如果能给自己统领的步兵统统配备上自行车的话,那就可以极大的提高手下步兵的野战机动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未来当面对以骑兵为主的满洲八旗时,也就有了更多与对手周旋的实力,自行车部队与纯步兵相比较,战略战术的机动速度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就是魏渊执意要研制出现代自行车的原因。

面对王徵善意的劝说,魏渊自信而又坚定的回答说:

“我计划打造一支全军装备这种自行车的精锐之师,这样的话就是猛虎添上了双翼,从此便天下无敌了。”

如此豪言壮语深深的震撼着王徵,他多么想跟在魏渊的身边完成这一雄伟的计划。然而想到自己的戴罪之身,王徵的心头不禁又是一阵失落。就在此时,魏渊很是郑重的说道:

“这项大业,还望老人家能助我一臂之力!”